歼36三条尾焰齐飞,为什么说这是民族精神的火焰?面对霸权,我们凭什么敢“不吃这一套”?
当歼36 战斗机的三条尾焰刺破云层时,无数中国人的手机屏幕被这张照片刷屏。画面里那三道蓝色的火焰,像三把倚天剑直指苍穹,更像三根定海神针稳稳插在太平洋西岸。这一刻,我们终于读懂了当年杨洁篪主任在阿拉斯加说的那句话:"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1860 年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时,老炮手们用的还是康熙年间铸造的 "红衣大炮"。这些老铁疙瘩发射的实心弹,连英军的铁甲舰都打不穿,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侵略者用阿姆斯特朗炮把炮台轰成废墟。那时候的中国人连做亡国奴都要看洋人的脸色,上海外滩公园门口挂着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的牌子,广州沙面租界的印度巡捕能用警棍随便抽打中国人。
甲午海战的惨败更让人痛心疾首。北洋水师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耗尽时毅然下令撞向吉野号,全舰官兵壮烈殉国。可即便如此,《马关条约》依然要赔偿2 亿两白银,台湾岛被割让给日本。这种屈辱像一把刀,深深刺痛着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
1964 年 10 月 16 日,罗布泊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当钱学森在电话里听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时,这位 "中国航天之父" 在办公室里哭了整整一个小时。他知道,这朵蘑菇云不仅打破了核垄断,更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紧接着,东方红卫星上天,核潜艇下水,我们终于有了保卫和平的底气。
歼36 的横空出世,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三个发动机加力全开的震撼画面,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航空人的智慧与勇气。外媒曾断言中国搞不出六代机,可我们不仅搞出来了,还创造性地采用 "2+1" 动力布局,在高原起降和电磁对抗等极端环境下展现出独特优势。这种创新,就像当年钱学森在美国说的:"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记得2011 年利比亚撤侨时,中国政府用军舰、飞机在 12 天内撤出 35860 名同胞。有个留学生回忆说,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军舰上飘扬时,他跪在甲板上亲吻国旗,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一刻,他真正体会到了 "祖国" 两个字的分量。这让我想起 1949 年开国大典时,周总理说的那句话:"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如今,我们的战鹰已经可以在蓝天上自由翱翔,再也不用为飞机数量发愁。
这种变化,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以前出国旅游,中国人经常被当成"冤大头",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游客免签;以前在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总是坐在后排,现在 G20 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声音越来越重要。这些改变,都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正如杨主任所说:"中国人民不吃这一套!"
曾几何时,我们在科技领域处处受制于西方。半导体芯片被"卡脖子",航空发动机依赖进口,高端医疗器械几乎被欧美垄断。但中国人不服输,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华为 5G 技术领先全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全球,量子通信技术让世界瞩目。这些成就,就像歼 36 的三个发动机,推动着中国在科技领域加速前进。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从"参与者" 变成了 "引领者"。"一带一路" 倡议让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打破了西方金融垄断。当美国还在搞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时,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格局和胸怀,正是大国崛起的最好证明。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从"东亚病夫" 到 "东方巨龙",从 "落后挨打" 到 "挺直腰杆",中国用血泪和汗水书写了一部尊严逆袭史。歼 36 的三条尾焰,不仅是科技的火焰,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焰。它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我们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