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一般来说,我用这样的话作为开头,就是要单纯地讲一个宋代的历史小故事。
北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通利军给朝廷汇报,说卫县(今河南浚县、淇县一带)的一个百姓偶然间发现了一只石龟,龟身上刻着一串文字:
道士赵永昌于显庆元年镌记:后至三百六十五年出现,时有圣君治世。皇后刘氏,合有圣子绍位。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一个叫赵永昌的道士在石龟身上刻下了这么一行字:这只石龟将在三百六十五年以后出现,那时候有一位圣君治理天下,皇后姓刘,会为圣君生下一个儿子来继承皇位。
从显庆元年往后推三百六十五年,就是北宋真宗时期的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1】。如果按照那时候的情况,确实是跟石龟上面的刻字相吻合的:宋真宗的皇后的确姓刘,也就是刘娥,他们的儿子宋仁宗虽然是李宸妃生的,但是却被刘娥抢了过去,统一说法都是刘娥自己生的,这个儿子的确被立为了皇太子,今后要继承皇位。
唯一有一点不太符合的,就是石龟的出现时间。
按照赵永昌的“预言”,这个石龟应该在天禧四年出现的,但是现在又过了十八年才出现,明显就有些预言不准了。
顺便说一句,“赵永昌”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的陵墓就叫“永昌陵”,真的是既大吉大利又有群众基础。
宋仁宗看到通利军的报告以后,很是喜欢,想不到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唐朝道士也会拍这么优雅响亮的马屁,于是就批示,让通利军作为一个祥瑞,好好在自己的军资库里收藏起来。
宋仁宗很高兴,但是时任右司谏的韩琦却看出了里面的端倪。
天禧年间,宋真宗因为身体不好,所以民间处处都在献祥瑞,什么嘉禾、灵芝、甘露,应有尽有用来讨好生病的宋真宗,顺便求个富贵。
于是,通利军有人就动了这个念头,算好了时间,刻了一只祥瑞石龟准备献给宋真宗。
但是当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周怀政等人密谋让宋真宗退位,传位太子(后来是宋仁宗),废黜皇后刘娥,重新扶持寇准当宰相。
这件事闹得非常之大,也打乱了这人进献祥瑞石龟的计划。因为“圣子绍位”这四个字,很容易让宋真宗和刘娥联想到周怀政的密谋,这种时候把石龟送上去,不但不会被当成祥瑞,反而极有可能被当成周怀政谋反的罪证,别说领赏了,跟着周怀政一起砍脑袋吧。
于是,这人在石龟完工以后,紧急撤回了进献的想法,重新把它埋回了土里。
又过了十八年,要么是这家人觉得风头已过,要么是另外的人无意间挖了出来,这才有重新进献给“圣子绍位”的宋仁宗。
韩琦也算是很给宋仁宗面子,他在奏章里面说“陛下至明至圣,固已洞察其妄”,让通利军收藏起来,不过是图一个吉祥而已。
但是,韩琦话锋一转,接着说,这种事情不能鼓励,否则民间就要纷纷造假来迎合陛下,朝廷的欺诈之风就要大起,就再也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东西了。唯一的处理方法,就是让通利军当着百姓的面把这个假石龟砸毁,以儆效尤。
好在那时候的宋仁宗还能听得进去话,同意了韩琦的建议。
毕竟,当众收拾一个假祥瑞,也能震慑一下更多的假祥瑞。
【1】古人计算年头,是按照经历了多少个年份来算的,不是按照今天的满12个月才算一年的方式,虚岁也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