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3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误以为阑尾炎发作!大学生鱼刺穿肠险象环生

19岁的大学生小冯(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根小小的鱼刺竟让他差点误闯“鬼门关”!三天前,小冯在与同学聚餐时不慎吞下一根鱼刺,当时仅感喉部轻微不适,未予重视。72小时后,突如其来的右下腹剧痛打破了平静。“以为是阑尾炎犯了,当地医院开了消炎药,但越治越疼。”家属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随着疼痛持续加剧,小冯被紧急转诊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最终发现是鱼刺穿透了肠壁!

鱼刺穿肠 真凶现形

接诊的龚瑾主任医师详细询问了小冯的病史,一个细节引起警觉——患者近期确有食用鱼类。

“患者疼痛部位虽与阑尾区重合,但压痛范围更广,且伴有腹膜刺激征。”龚瑾当即安排增强CT检查。当影像显示盲肠末端“利剑穿肠”的惊悚画面时,真相终于大白:3厘米长的鱼刺已穿透肠壁,周围形成炎性包裹!

病情刻不容缓,龚瑾迅速组织医护团队制定手术方案。为最大程度减少创伤,决定采用腹腔镜技术。在龚瑾的指导下,包真博士主刀、邓欣博士默契配合,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建立“生命通道”。镜头下,鱼刺如同插在肠壁上的匕首,周围已出现脓性渗出。专家在镜下精准操作,既完整取出异物,又修复了受损肠壁。

“原本以为要大动干戈,没想到创伤这么小!”术后,小冯很快便能下床活动。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误吞异物 及时就医

“对于任何腹痛症状,都应仔细回溯过去72小时的饮食情况。”龚瑾特别强调,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患者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常常因害怕受到责备而隐瞒误吞异物的经历。这就要求医生在诊断时,需如同侦探般敏锐细致,抽丝剥茧地探寻病因。像鱼刺、骨头碎片这类尖锐异物,一旦被误吞,极有可能刺穿消化道或相关组织,进而引发严重感染、穿孔,甚至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龚瑾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食用鱼类等有刺食物时,一定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以防误吞异物。倘若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包真、张灿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