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6

评论

10

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美媒曝“对华战争计划”,特朗普紧急辟谣,打仗确实不是他的爱好

3月20日,《纽约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爆料,称马斯克将在五角大楼听取美国军方有关潜在对华战争计划的绝密简报。

据说这份简报由20到30张幻灯片组成,详细涵盖对中国威胁的评估以及打击选项。由于此事涉及军事最高机密,又关乎中美这两大世界经济体的关系走向,牵一发而动全身,消息一经传出,各界一片哗然。

然而,戏剧性的反转迅速上演。当晚,特朗普便在其自创的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言辞中充满愤怒与荒唐之感,否认道:“这多荒唐啊?中国甚至不会被提及或讨论。”

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也在社交平台X上发声,澄清这只是一场“有关创新、效率和更智能生产的非正式会议”。

马斯克也迅速跟进,贴出特朗普的帖文截图,并表示“期待起诉五角大楼那些将消息恶意泄露给《纽约时报》的人”,誓言要揪出恶意泄密者。到了21日,特朗普再次态度坚决地回应:“美国不想与中国发生任何潜在战争” 。

图片

特朗普发怒并不意外。如果此事为真,那么《纽约时报》的行为是严重的泄密。若消息是假的,特朗普身为总统,却要从媒体报道中才得知“对华战争计划简报”,这显然是对其权威的公然挑衅。

《纽约时报》肆意编造消息,很难不让人怀疑背后存在利益勾连。有观点认为,这或许是五角大楼与媒体勾结,企图通过制造这则假新闻来阻止对五角大楼的审计,这也深刻反映出美国军方与行政部门在利益诉求上的冲突。这种内部矛盾的激化,导致美国决策层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略规划,使得政治稳定性和执行力大打折扣。

虽然马斯克听取对华战争计划简报已被证伪,但美军一直在进行对华战争准备却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美国在南海频繁制造事端,不断向菲律宾、日本、韩国提供武器,持续试探中国底线,致使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一旦冲突爆发,基于地缘政治因素,第一战场很可能集中在日韩、菲律宾及台湾地区。该区域处于中美双方导弹的覆盖范围之内,一旦美国介入,战争极易爆发。

不过,从目前来看,短期内美国或许还没有发动中美战争的计划,美国向来忌惮拥有核弹的国家。近期,特朗普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提议就新核协议进行谈判,并要求伊朗在两个月内达成协议,寻求“完全拆除”伊朗核计划,态度十分强硬。但伊朗方面回应谨慎,伊朗认为美国意在欺骗,强调美国改变政策是谈判的前提。美国此举一方面源于对伊朗核发展的担忧,另一方面也受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利益的影响,企图借此巩固其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地位。

中国作为拥有核弹的国家,虽然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但如果遭受核攻击,定会给予有力回击。中国核弹数量虽少于美国,却具备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东风系列导弹能够覆盖美国本土,对美国形成了有效的威慑。

图片

此外,中国实力强大是关键因素。在经济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市场和完备工业体系;军事上,具备先进装备和强大战略威慑力,东风系列洲际导弹可打击美国本土。科技领域在5G、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与中国开战,美国将面临本土受攻击、战争潜力不如中国、难以实现“美国再次伟大”等困境,且美国国内产业空心化严重,在持久战中并不占优势。

从特朗普过往的政策来看,他更倾向于通过经济手段来维护美国利益,而非轻易选择军事冒险。对华战争不仅消耗巨大,还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这显然不符合他的政治理念和战略规划。在美国没有做好十足准备、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如贸易谈判、经济制裁等,既能维护利益又可避免陷入战争泥潭。

面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中国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全方位做好战争准备。在军事装备上,加大研发投入,第六代战机的成功展示彰显了中国军事科技的进步和军事实力的提升。在战略战术上,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优化,制定灵活有效的作战方案。国防动员和后勤保障同样至关重要,确保战时能够迅速调动资源。在外交上,积极加强沟通,争取国际支持,分化美国盟友体系,让美国在国际舆论中难以占据优势。在战略层面,明确一旦遭受侵犯,将采取坚决的反击措施,打消美国战争冒险的念头。

《纽约时报》的造谣事件极大地破坏了美国的国际形象,让世界看到了美国内部的混乱和不稳定,其国际公信力大幅下降。这将影响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使其在国际合作、外交谈判中面临更多阻碍。

在美国国内,该事件激化了民众对政府、媒体、军方关系的质疑,民众对信息真实性和政府管理能力、媒体职业道德产生怀疑,加剧社会分裂和对立,放大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同时,此事也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不必要的紧张氛围,增加双方误判风险,破坏了原本就脆弱的信任基础,影响双边关系发展。

此次《纽约时报》爆料及各方反应,为观察美国内部局势和中美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美国内部矛盾激化、中美战争风险、特朗普态度及《纽约时报》事件影响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尽管此事最终以辟谣收场,但中国仍需保持警惕,持续提升实力,灵活运用外交和军事策略,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维护国家和平稳定。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