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4

1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重要政策利率 正式退役

今天的主角,是大家熟悉的“麻辣粉”——不是四川的那个,而是央行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这次,它迎来了重大改革,政策属性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简单来说,以后它不再是“政策工具”,而是个普通的市场化融资渠道了。

MLF是什么?为什么叫麻辣粉?

MLF,全称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直译就是“中期借贷便利”。它是央行在2014年推出的一个工具,本质上就是央行借钱给银行,银行再拿这些钱去放贷,以此影响市场融资成本。

至于为什么叫“麻辣粉”?这就得感谢金融圈爱玩的“拼音梗”——MLF的拼音发音接近“麻辣粉”,于是大家就这么叫开了,既生动又接地气。

这次MLF改革,改了什么?

竞标方式变了

以前: 央行统一定价,比如说“今天MLF利率2.5%,谁要谁拿”。

现在: 采用美式招标,各银行出价投标,价格高的先中标。这就像高考一样,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谁愿意出更高的利率,谁就更容易拿到钱。

MLF不再是政策利率

以前,MLF的利率影响着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贷款利率。这次改革后,MLF的“政策身份”被彻底摘掉,它不再是央行的政策工具,而只是普通的市场化融资渠道。

谁接班MLF?

央行明确表示,未来的核心政策利率是7天期逆回购利率。简单来说,短期利率才是央行调控市场的核心工具,MLF的政策定位已经让位给更灵活的短期工具。

为什么要这么改?

央行的目标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减少政策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让资金价格更多由市场供需决定。而且,这次调整也与去年央行推行的买断式逆回购一脉相承,都是在让利率体系更清晰、更市场化。

这对市场有啥影响?

银行的资金成本更灵活

美式招标后,银行能按自己实际需求出价,预计资金成本会有所下降,特别是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可能会以更低的价格拿到MLF资金。

贷款利率仍可能受到影响

虽然MLF退出政策工具行列,但它的利率依然会影响LPR定价,只不过市场化程度更高,最终影响贷款利率的方式会更间接。

投资者要关注7天期逆回购利率

既然MLF不再是政策风向标,投资者以后要看的是7天期逆回购利率,因为它才是央行真正用来调控市场利率的“指挥棒”。

总结一下:

MLF从*政策工具”变成了“市场工具”,未来的资金成本定价会更加市场化。短期来看,这可能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但长期而言,利率的变化将更受市场供需影响,而不是央行直接定价。

简单来说,麻辣粉退役了,但市场化更进一步,以后资金成本就看短期利率的脸色了!下次现关注下货币政策的方向盘。

节选自《傅博财经课》,欢迎转发、留言、私信

#MLF# 麻辣粉 #0326 #知识 # 经济分析 #货币 # 政策 #利率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