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对冰川资源进行普查 我国完成第三次冰川编目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于忠宁)今年3月21日是首个世界冰川日。当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编制的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正式发布。根据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2020年前后中国最新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条数约为6.9万条。与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世纪60年代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26%,约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08年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6%。

冰川是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息载体,冰川编目就是对冰川资源进行普查。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曾于2002年、2014年分别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冰川编目。2023年,该院再次实施以2020年为现状年的第三次冰川编目工作。

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采用了空间与时间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光学卫星遥感数据,同时结合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经验和最新技术,构建了更加高效快捷的体系化冰川编目方法,使冰川编目得以在短期内快速完成。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同时还编制了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处于消亡状态的残余冰体,总数量达到约3万条,更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冰川的分布和状态。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的全面完成,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完成三次冰川编目的冰川分布大国。

据了解,为提高人们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重要作用以及冰川快速融化影响的认识,联合国大会2022年12月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并将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冰川日”。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