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根廷政府放松进口限制和维持较强比索汇率以抑制通胀,导致进口贸易,尤其是与中国贸易大幅增加。
2.阿根廷富人纷纷飞往中国寻找商业机会,普通消费者通过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淘宝"购买中国产品。
3.然而,政府的这一策略加剧了美元消耗和外汇储备压力,引发经济学家对可持续性的担忧。
4.今年前两个月,阿根廷食品进口量同比翻番,太阳能电池板进口增长十倍,农场主从国外购买拖拉机的数量增加了四倍。
5.阿根廷经济高通胀、外汇短缺和经济波动等结构性问题仍然严重,米莱政府能否通过开放政策实现"持久稳定",将决定这一大胆经济实验的最终成败。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阿根廷政府通过放松进口限制和维持较强的比索汇率来抑制通胀,使得进口贸易、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大幅度增加。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阿根廷富人纷纷飞往中国寻找商业机会,而普通消费者则通过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淘宝"。但政府的这一策略也加剧了美元消耗和外汇储备压力,引发经济学家对可持续性的担忧。
报道指出,阿根廷对外贸易在过去六个月环比增长30%。今年2月份,从中国的进口额同比翻了一番,中国成了米莱政府放松进口的最大受惠国。
自行车店老板鲁本·米农德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埃塞萨机场仓库堆满了从中国来的箱子和包裹"。他补充说:"我现在在国外采购比在国内买得多得多,成本更低,而且比以前更方便。"
阿根廷的老板们纷纷出动飞向中国,希望通过供应商直供降低成本,赢得价格优势。曾经受到严格限制电商购物也放宽管制,通过阿里巴巴等平台的跨境购物呈现爆炸性增长,阿根廷普通百姓也能直接从中国购买各类生活商品,对他们来说,中国制造每一件都是宝。
阿根廷超市货架上的进口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了。《金融时报》指出,意大利面食、巴西面包和乌拉圭黄油等进口食品都进来了,今年前两个月食品进口量同比翻番。
太阳能电池板的进口增长了十倍,农场主从国外购买拖拉机的数量增加了四倍。数据显示,从日用消费品到电子产品,再到生产设备和材料,进口增长势头非常猛。上述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长项,对中国出口企业和电商来说可谓是绝佳商机!
米莱政府降低贸易壁垒政策正在改变国内市场的供应结构,进口商品的增加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对国内生产商造成了竞争压力。
《金融时报》报道警告称:"通过增加美元支出降低通胀,如果不能重建外汇储备,阿根廷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或严重贬值的影响,这可能会逆转政府在价格控制方面取得的进展"。
比索汇率升值已成为阿根廷的政治敏感话题。米莱曾表示,那些警告汇率滞后风险的分析师都是"经济骗子"。商人们因担心政府或工业部门报复,避免公开谈论比索与进口增长之间的联系。
在进口增加的同时,阿根廷人出境旅行也创下历史记录,主因是强势比索使阿根廷去巴西海滩度假或者到智利购物中心采购变得更加便宜。结果是,自去年6月以来,经常账户赤字持续,贸易顺差在2月份降至2.24亿美元,而去年大部分时间,每月顺差超过10亿美元。
《金融时报》指出,没有外部盈余,米莱无法在中央银行积累储备,如果不包括负债,中央银行的赤字还有近60亿美元。
报道称,在外汇储备面临压力的形势下,米莱政府仍在坚持这一路线,继续削减关税,消除数百种产品的海关障碍",这表明阿政府认为开放市场的长期收益将超过短期风险。
目前,阿根廷经济高通胀、外汇短缺和经济波动等结构性问题仍然严重。米莱政府能否通过开放政策实现"持久稳定",并找到稳定外汇储备的方法,将决定这一大胆经济实验的最终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