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脑损伤所致昏迷,促醒治疗开启复苏之门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因脑损伤陷入昏迷,生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与外界的精彩暂时失联。脑损伤后昏迷,如同一片阴霾,笼罩着患者及其家庭。今年世界昏迷日的口号是 “精评细调,全程管理”,正是对昏迷患者治疗的科学指引。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能让大家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新的曙光。


本期话题

世界昏迷日—谈谈脑损伤后昏迷的促醒治疗


图片


精评细调,全程管理


旨在强调对于昏迷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要精准评估患者的病情,细致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患者从昏迷发生到康复或临终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尽可能促进患者苏醒和恢复。


长期昏迷的定义及表现


长期昏迷通常指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不能被唤醒。


意识丧失: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毫无感知,不能睁眼,不能言语,也无法执行指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整、血压波动、心率异常等;还可能有体温调节障碍,表现为发热或体温过低。


肌肉松弛或僵硬:全身肌肉松弛,肢体松软无力,或出现肌肉僵硬、痉挛,肢体呈屈曲或伸直状态。


反射异常:深浅反射可能减弱、消失或亢进,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膝反射等。


促醒治疗


促醒治疗是针对昏迷患者采取的一系列旨在促进患者意识恢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通过刺激大脑神经细胞,改善脑功能,试图唤醒昏迷患者。


促醒治疗的过程和步


评估: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意识状态、身体功能等,确定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


制定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促醒治疗方案,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例如,使用促醒药物改善脑代谢和神经功能;通过物理刺激如针灸、按摩、神经电刺激等促进神经传导;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训练、认知训练等。


实施治疗:按照治疗方案逐步实施各项治疗措施,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评估,如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脑部病变的恢复情况,使用意识评估工具判断患者意识水平的变化,根据复查结果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长期昏迷患者的居家照顾


护理与预防并发症: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注意口腔护理,每天进行口腔清洁;做好会阴部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营养方式,如鼻饲营养。食物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关节,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感官刺激,如播放患者熟悉的音乐、与患者说话等。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热可能提示感染,肢体肿胀可能提示深静脉血栓等。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图片


大 医 生 介 绍

图片

姚  培  森

福建省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福建分中心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福建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神经电生理、脑功能性疾病、脑胶质瘤、神经重症诊治。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课题,拥有专利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超过20篇,并被多次引用,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参与编写专著5部,NRR等杂志审稿人。


大 医 生 介 绍

图片

林  堃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第十届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意识障碍促醒学组委员。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