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收规模最高的L4自动驾驶公司。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小马智行(Pony.ai)于3月25日美股盘前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也是其2024年11月27日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后发布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小马智行营收5.48亿元(7503万美元),再创新高,也是中国营收规模最高的L4自动驾驶公司。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的营收为2.59亿元(3550万美元)。
2024年,小马智行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经调整全年研发费用10.06亿元(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除加大研发投入外,根据会计准则于第四季度完成上市后一次性计入员工股权激励费用,小马智行运营费用相应提升。剔除该因素影响后,小马智行经调整全年运营费用为12.4亿元(1.699亿美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1.21亿元(1.536亿美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马智行持有现金等价物及长短期理财投资总额为60.23亿元(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9.4%,这样充足的资金为其推进自动驾驶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表示,在技术成熟和充足资金的共同驱动下,公司正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拐点到来。他强调,小马智行坚持“Robotaxi业务优先、中国市场优先、一线城市优先”的业务战略,2024年在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不断扩大部署自动驾驶服务,建立强大的运营能力,在全球市场争取更多市场机会。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持续推进
将Robotaxi开进城市中心、机场和高铁站
具体来看,2024年小马智行持续推进其核心业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扩张,全年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为5328万元(730万美元),这主要由于在中国一线城市付费Robotaxi服务的拓展,乘客车费收入增长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的商业化继续加速落地:
今年2月,小马智行正式开通广州自动驾驶示范运营专线,用户可搭乘自动驾驶车,从广州市中心相应地点往返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南站。小马智行是广州唯一一家获批自动驾驶示范运营专线的企业,也是首个将自动驾驶Robotaxi开进广州市中心、机场和高铁站的企业。
3月,小马智行又宣布正式开通北京南站至北京亦庄的自动驾驶接送服务,成为北京市首个覆盖高铁站与核心城区的Robotaxi商业化试点项目。用户可通过小马智行App或小程序预约,享受高效、安全的自动驾驶出行体验。
这意味着,小马智行率先实现了城市道路、高速路段、环路场景的一体化自动驾驶运营。
事实上,作为全球极少数实现全无人驾驶,真正引领全球Robotaxi向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公司,小马智行是国内首批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取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许可的企业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在这四个国内一线城市获得所有可用监管许可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此外,在Robotruck领域,小马智行于今年1月在京津塘高速开启全国首个卡车编队跟随车无人化跨省测试及货运服务,这也为其后续的多元化扩张奠定了基础。
第七代Robotaxi快速落地
底层是坚定的研发投入
小马智行预计,随着第七代Robotaxi车辆在2025年开启部署,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的增长趋势将延续甚至加速。
这里不妨补充一点,通过不断与丰田、广汽和北汽等车企在车型正向研发、产线建设、道路测试、公告认证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合作,小马智行正大力推进Robotaxi量产规模化发展,与这三家车企共研生产的三款第七代Robotaxi合作车型将从今年开始落地。
为了第七代Robotaxi方案和车型的研发,2024年小马智行经调整全年研发费用10.06亿元(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值得注意的是,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系统方案成本相较前代实现了70%的大幅下降。
这从一个侧面再次证明,小马智行的商业变现正在加速。
当然,技术创新是小马智行自成立伊始就极为重视的环节——2024年11月纳斯达克上市时超4亿美元募资规模的超6成都将持续投入L4算法优化、数据闭环及安全冗余设计等。
一个代表性应用是,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TO楼天城表示其自研的“世界模型(PonyWorld)+虚拟司机(Virtual Driver)”是全无人驾驶实现规模部署的关键技术——“世界模型”通过构建高真实性的训练环境和行为评估系统,每周可生成超过100亿英里的自动驾驶数据集。“虚拟司机”系统在世界模型中自我进化,已在更小算力、量产化硬件下超越人类司机水准的车技,提升极端低概率场景的应对能力。数据显示“虚拟司机”的安全性指标提升16倍,舒适性和通行效率也相应提升。
简而言之,“世界模型”(World Model)不仅重塑了自动驾驶的训练逻辑,更推动了Robotaxi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这也就不难解释前述小马智行Robotaxi业务的快速落地。
继续深化生态合作、产业链整合
规模扩大的同时亦高度重视服务体验
日前,彭军指出,自动驾驶技术将重构交通生态,助力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普惠的智慧出行体系。其中,乘用车场景是首要重点,但技术红利将辐射至长途货运、公交出行、末端配送等全交通场景。
面对行业拐点,彭军的判断是:当前正值自动驾驶规模化部署的关键窗口期。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与车辆成本快速下探,未来1-2年内或将迎来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落地的重要突破。
而加速规模化量产的关键无疑是更多维的生态合作,以及更深度的产业链整合。
截至目前,小马智行同时拥有全球Robotaxi公司中最多的网约车、出租车平台合作伙伴,涵盖如祺出行、支付宝、高德打车、锦江出租、新加坡康福德高集团、卢森堡出行公司Emile Weber等,规模和数量远远领先行业,为Robotaxi车队和服务大规模落地开辟市场和用户基础。
其中,小马智行于2024年11月和12月先后与北汽新能源、广汽埃安达成合作开发L4 Robotaxi车型。2024年8月和10月,小马智行Robotaxi通过合作接入支付宝、高德地图App和小程序,为用户开拓更多科技出行的选择。2025年3月,小马智行与全球拥有超29000台出租车营运网络的康福德高宣布在广州启动自动驾驶出行联合运营。
小马智行CFO王皓俊强调,公司将注重高效投入和优化产出,更专注并匹配相应资源来加速公司商业落地战略。
另据小马智行副总裁、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Robotaxi业务负责人张宁在上市后分享道,小马智行追求的能做出更多的体验和附加值,而不是一味的“卷价格”。“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我们希望我们的价格区间可能介于快车和优享之间,但我们提供的服务质量则达到专车服务的水平,这是我们大概的目标。”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小马智行Robotaxi的加速量产和规模化落地,其运营效率将大幅提升并给予用户更好的乘坐体验;而得益于用户更加正向的反馈,车辆的被使用频次将获得提高,从而创造更好的财务表现,带动整体业绩的飞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