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由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消化内科承办的“第八届小肠镜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正式拉开帷幕。首日培训圆满完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内科医生和内镜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班旨在提升小肠镜诊疗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水平,推动小肠疾病诊治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本次培训班特邀国内外知名消化内镜专家——山本博德教授和宁守斌教授等担任主讲及手术演示嘉宾。他们围绕小肠镜的操作技巧、疾病诊断、治疗策略及并发症处理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讲解。
培训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专题讲座外,还安排了手术演示与交流讨论环节。首日培训中,两位教授现场进行了2例小肠镜检查及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操作演示。学员们近距离观摩并参与讨论,充分掌握小肠镜技术的临床操作要点。
小肠作为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一直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难点。随着小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的广泛应用,小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培训中,山本教授详细讲解了双气囊小肠镜的检查过程与操作技巧,重点介绍了进镜手法、精准定位及病灶处理等关键要素。宁守斌教授则从小肠镜的工作原理、前期评估、进镜技巧及观察方法四个方面,分享了提高小肠镜诊断与治疗效率的经验和策略。
在学术交流环节,毛高平教授就双气囊小肠镜的发明背景,向山本博德教授请教了关于镜身长度设计、外套管硬度界定及球囊压力设定等细节问题。山本教授的详细解答赢得了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赞誉,现场气氛热烈,讨论深入。
林香春教授表示:“小肠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提高小肠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培养出更多熟练掌握小肠镜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显著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许多学员表示,经过此次学习,他们对小肠镜的操作技巧、适应症选择和疾病诊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期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造福更多患者。
供稿|消化内科 刘智成 李海龙
编辑 | 业务拓展部 王纪言(实习)
责编 | 业务拓展部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