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聚焦血压 综合管理——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全国学术交流会启动

聚焦血压 综合管理


医师报讯 3月21日,“‘松论健康,龄铸经典’-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全国学术交流会”在成都举办。大会邀请了20余位行业内的学术大咖及百余位高血压防治领域同道,共同探讨了当前高血压防控的痛点与有效策略、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控中的价值,以及如何做好中药循证研究等议题,深入交流了高血压中西医结合防治的创新与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为会议题写祝词,肯定了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控和循证探索中的成绩。此次会议由《中华高血压杂志》主办,编辑部主任、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所长谢良地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邀请到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宗贵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明军教授、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副主任董强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马晓昌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陆峰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玲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赖新星副研究员等行业专家进行现场讨论。

图片

(会议现场图)



指南解读

中医药降压受到行业广泛认可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独特的资源,中医药以其整体调节、多靶点干预的特色,在高血压防治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去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中医中药纳入,中医药成为高血压防治的重要力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发布,首次将中医药纳入推荐,标志着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得到了行业的认可。指南推荐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压,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状态,这一推荐基于扎实的循证医学证据。

会议讨论中,多位专家都表达出指南的推荐不仅是对中医药疗效的肯定,更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使中医药从经验性用药走向规范化治疗。过去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常因缺乏高质量的循证证据而受到质疑,但随着中成药在高血压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的疗效得到了更多科学支持。中医药作为天然的多组分、多靶点药物,可以被视为一种“天然的单片复方制剂(SPC)”,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中医药有望简化降压治疗方案。

临床与循证

且看中医药降压调脂、保护血管出奇效


在临床诊疗中,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都是降压的重要方法。而且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进行穴位按摩,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穴位按摩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

中医药对基线血压的要求较低,无论是二三级高血压还是一级高血压,甚至在正常高值血压段,中医药均能稳定发挥其固有的降压效果,这使得中医药在基线血压不太高的患者中,能够更明显地体现其降压速度和幅度。正如松龄血脉康与氯沙坦钾的头对头非劣效研究表明,在一级高血压患者中,松龄血脉康的降压效果与氯沙坦钾相当,尤其在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方面,松龄血脉康甚至表现出更快的降压速度,为中医药在一线降压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据了解:西医主要通过单一靶点(如RAS阻滞或血管扩张)来降压,而目前部分中成药,例如松龄血脉康则通过多靶点作用,增强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阻断RAS系统并缓解睡眠问题,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还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管弹性等途径发挥血管保护作用,表现出中成药的独特价值。

深度探索

中医药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不仅肯定了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领域的临床价值,也在为中医药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对于中医药结合人工智能,多位专家发表观点:中医药循证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标准化与个体化之间找到平衡,希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通过舌象、面象等中医特色方法,结合现代技术实现辨证的标准化,从而推动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国际化;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现中医标准的统一和推广,是未来需要重点探索的方向。

对于未来研究重点,有如下观点:未来研究应聚焦高危人群及已患心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推动中西医结合在慢病防治中的深入应用;将中医药的主观疗效转化为客观证据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将中医的理论和标准纳入临床试验设计,而不是完全依赖西医的评价体系;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在颈动脉斑块、小血管病变及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以全面展示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综合价值;中医药的疗效不仅体现在硬指标上,更在于其综合效果,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在多靶点、多途径中的作用。

对于患者感受的关注,也来源于专家们的丰富临床经验: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更清晰对适应人群定位,以便西医同行和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与选择;中医药不仅应关注降压效果,还应全面评估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

现场思想交锋学术论证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对于中西医结合之路,不仅求实证、有实践,还对未来敢于讲实话。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与会专家的发言均充分认同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价值,中西医结合不仅是医学发展的趋势,更是提升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本次会议顺利召开体现出高血压治疗领域的医生们正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中医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推动高血压管理的精准化与个体化发展。

排版:张晶

编辑:黄晶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