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吃点叶酸,不只孕妇需要(避免胎儿神经管缺陷),对心脏和脑血管也有保护作用。
但说实话,国内很多人甚至医生,对叶酸的重要性也不太了解。
虽有很多研究说叶酸有用,但这些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靠谱有的不靠谱,结论也五花八门。
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是:到底哪些人该查叶酸水平?怎么预防缺乏?
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到底该不该补?从啥时候开始补?每天补多少合适?这些关键问题都没个统一说法。
咱们根据指南来说一说。觉得不错的,赶快转走分享~
直接证据(最靠谱)
抽血看血清叶酸:反映最近吃没吃够叶酸,但偶尔几天没吃够叶酸的数值低,不能直接判“长期缺叶酸”。
抽血看红细胞叶酸:能反映过去3-4个月的“库存”,更适合判断是不是长期缺,补叶酸后复查也用它(专家强力推荐,证据扎实)。
间接证据(参考用)
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不够时同型半胱氨酸会高,但同型半胱氨酸高≠一定缺叶酸,也可能是缺维生素B6/B12、肾不好、基因问题等。
▍哪些人要补充叶酸?1-2
目前,医学界对于“补充叶酸能否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有争议。
虽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16μmol/L)被确认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会加速动脉硬化、损伤血管内皮),但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普通人常规补叶酸并不能明显降低心梗等心血管事件风险。
但是,对特定高危人群,合理补充确实有价值:
两类人建议补充
1. 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
我国数据显示,这类人群的中风风险明显较高。每日补充0.8mg叶酸(或选择含叶酸的复方降压药)可使中风风险降低21%,这是目前证据最充分的叶酸应用场景。
[2]
2. 肾功能严重受损者:
尤其是透析患者,长期补充叶酸可减少15%的心血管事件,配合维生素B12效果更佳。
谨慎补充叶酸的人群
已有冠心病或心梗病史的患者,单纯补叶酸可能无法预防疾病复发。
但如果同时有高血压,或高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30μmol/L),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中风(脑卒中)防治,吃多少叶酸?
预防首次中风:
高血压患者推荐将叶酸纳入治疗方案,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每日0.8mg叶酸或联合维生素B6/B12。
预防中风复发:
对于半年内发生过中风,且高同型半胱氨酸轻中度升高的患者,叶酸联合B族维生素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如预防首次发作显著。
注意关键细节:
1. 超过1mg/天的剂量可能增加癌症风险,0.8mg是我国验证的安全有效剂量。每日服用0.8mg的叶酸,或联合服用维生素B,可以达到最佳的降低Hcy水平的效果。
2. 北方地区、长期饮酒、服用胃药或降糖药(二甲双胍)的人群更易缺乏叶酸,建议优先检测Hcy水平。
3. 食物中的天然叶酸不稳定,动物肝脏(每周1-2次)、深绿色蔬菜(急火快炒)和强化面粉是优选来源。
补叶酸,对心血管有用吗?
咱们血液里有个叫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捣蛋分子",它要是超标了(≥16μmol/L),血管可就遭殃了,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直接相关。
补充叶酸可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25%,10个人里就能少1个得冠心病,5个人里少1个中风(冠心病风险减少11%,脑卒中风险降低19%)。
对于要不要补充叶酸,科学界吵了十几年,但专家们在这几点上达成共识:
1. 对已经中风或冠心病的人,补叶酸可能效果有限。
2. 对预防脑梗确实有用——总体能让中风风险降10%。
3. 中国人补叶酸性价比高,特别是H型高血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高)人群,每天0.8mg叶酸能把同型半胱氨酸压到最低,搭配维生素B6/B12效果更好。
▍补叶酸的这些坑千万别踩1-2
1. 长期大剂量补叶酸(比如每天超过1mg)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手脚麻木甚至神经损伤。
2. 约25%中国人有MTHFR基因突变,这类人吃普通叶酸吸收差,得换成"活性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
3. 不要以为同型半胱氨酸正常就高枕无忧,抽烟喝酒、外卖党、孕妇等特殊人群,叶酸需求比普通人高得多,需要及时补充。
但需要注意,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需至少降低25%,才能起作用,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下这一指标。
▍小结
想知道缺不缺叶酸,优先查血清和红细胞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辅助参考。医生会根据你的饮食、检查结果、吃药情况(比如某些药会干扰叶酸)综合判断。
叶酸就像血管的"维修工",但单靠它不够。控制血压、戒烟限酒、适量补充叶酸(尤其Hcy≥15的人),才是护心护脑的"黄金组合"。就像修房子不能只补砖,得水泥钢筋一起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