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三月对工作说不,因为好天气来了丨上海文艺3月新书


01

图片

《收获长篇小说2025春卷》

《收获》文学杂志社 编

定价:55.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245-8





编辑推荐




《收获》是原创文坛举足轻重的杂志,其长篇小说专号出版多年,发表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引发读者关注。包括《繁花》《应物兄》等备受赞誉的中国当代重要长篇小说,最初都是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中展露风采。





内容简介




睽违多年,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苏童长篇新作《好天气》重磅首发!另有七堇年《从“巴蜀哥尼亚”到巴塔哥尼亚》、徐风《器隐录》等佳作。


02

图片

在山那边

蒋韵 著

定价:6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176-5




编辑推荐




小说以客栈主人丧妻后创建青山栈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来来往往的旅人故事,主线与支线交错相映,层次分明,动人心弦。从“三〇后”到“九〇后”,从民国到当代,年代、地域各不相同。蒋韵书写不同代际人群所持有的绵长情意,强调爱的质朴与真挚的重要性





内容简介




北方的大山深处,一个由荒颓如废墟的百年老屋改建的客栈“青山栈”,拔地而起,突兀,冒犯,如同一个入侵者。却也沉默,包容,有耐心,善于倾听。来此地的人,无论是它的设计者、创建者,或投宿的旅人,无论喧哗热闹,或失意落魄,在这里,都如同一个命运给予的小小馈赠——意外地,你会被听到。而这些疲惫不堪的旅者,或许也会听到一些意外的声音,不仅是风声,水声,鸟鸣声,林涛声,可能还会有一些别的东西,与灵魂有关。


03

图片

《应如它长逝》

汪涌豪 著

定价:7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250-2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一种从古今中外诗歌传统中取精用宏的新诗笔法,汇聚成其自有的典雅雍容抒情形式,用新诗写下对西方的文化信仰、神话传说、文学艺术、典籍音乐等的理解与阐述。随时翻阅,引人遐思。





内容简介




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最新诗集,收录了一百二十首新诗。在作者的游历中,诗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持久地推动着他从自然到人文,多方感受异域的文明与文化,尤能结合对诗人、艺术家及其伟大创造的唱颂,绾结绮想,浚发激情,予人以美与智的享受。


04

图片

《团圆酒》

舒飞廉 著

定价:6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8969-4




编辑推荐




舒飞廉的《团圆酒》书写一场乡村盛宴,从筹备到结束,洋洋洒洒,表现得淋漓尽致,丰富而紧密,呈现了人物的不同情态与乡村风物的盛大,深描了新千年以来江汉平原乡村的巨大变化,一场大酒“喝”出了哲学意味。“形而下”的细致、缜密,乡间的人情与风物一一如画,“及物”与知人完美糅合,表现了乡村的人情与物的“生态”,浑然一体,各自有声;“形而上”的切入,俏皮又抽离,这制造了观察的距离,又熨帖、自然。在小说致密的叙述空间里,物与人满是情意,饱含作者的情思,在虚实结合中道出了世态的变化与复杂,即人对世界、对他人的确定。





内容简介




六篇故事,一切纷扰,孤独的、怨怼的、求索的人,归拢在同名小说《团圆酒》。风雪之夜,一场乡村团圆酒宴热热闹闹地进行着……曾经离开的人,为着什么,从村子里、小镇上、大城市、国外甚至人间之外,从世界四面八方归来,赴这团圆酒宴,满足元英婶妈十全十美的心愿呢?


05

图片

幻想底尽头:穆旦传

易彬 著

定价:12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046-1




编辑推荐




文献为基,全景呈现。易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耕穆旦研究二十余年,本书堪称“一部以文献丈量生命的传记”。从西南联大烽火中的诗性觉醒,到晚年译笔如刀的查良铮重生,作者依托近大量的原始书报刊文献,数百份书信、手稿与档案,在历史褶皱中还原真实血肉。当诗行与译稿在时代风浪中相互映照,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跃然纸上。





内容简介




穆旦被视为中文现代诗歌第一人,一生留下的诗作仅不到160首;“他有一种灵魂上的痛苦,而这使他最普通的观念都得了一种深重和庄严”。他翻译的普希金、雪莱、拜伦、奥登等人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书借助翔实的文献,记述了诗人穆旦/翻译家查良铮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激荡起伏的一生。


06

图片

《音乐之错》

马慧元 著

定价:59.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260-1




编辑推荐




作者马慧元,既是软件开发者,也是管风琴演奏者,《音乐之错》融合了音乐、科技、人文视角,既有音乐学习的真实体验,也有对脑科学与历史的学习与思考,帮助我们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新的理解方式。





内容简介




她分享音乐演奏中的挑战与顿悟,剖析重复练习、合奏共鸣的音乐实践;她追问是什么生理构造让音乐跨越国界,是哪个脑区在演奏或倾听中发挥作用;她回溯音叉的诞生与发展,标准音高的提出与争议……在演奏、科学与历史的交汇点,马慧元用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她相信,音乐不仅关乎情感与技艺,也关乎物质与规律。当我们理解音乐的“错”,也许就能更接近它的真实。


07

图片

《邮筒姑

西维 著

定价:59.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8971-7




编辑推荐




小说以阿莉这一位“跨越时间”的小镇邮筒姑娘为圆心,画起了小镇上的一个圆,填充着各类如西西弗斯一般陷入琐碎日常却又徒劳前进、无限往复的普通人。西维以女性婉约细腻的视角聚焦时代变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精神故乡,把自己的个体经验投入到巨大的时代记忆里,最终描摹出江南小镇一代青年人的漂泊与突围。





内容简介




一天清晨,当第一缕晨曦从墨绿色邮筒的扁扁投递口探入,阿莉打着哈欠睁开了双眼,开始了她在这个世界上跨越百年的生命之旅。她见过战火连天,也曾远渡重洋,进过学堂也去过科学实验室,她换了一重又一重身份,与无数人建立联系又匆匆擦肩,最终安于小镇村落一隅,守着一猫一狗和一整座花园。当邮筒一个一个地变少,“邮筒姑娘”阿莉也在万籁阒静里,等待着生命的终逝。


08

图片

“五四”时期作为文学共同体的周氏兄弟

王海晗 著

定价:79.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073-7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王海晗关于“五四”时期(1917-1923)鲁迅、周作人兄弟文化实践的一部研究论集,为杭州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学术研究丛书“泽地文库”第二辑之一。





内容简介




作者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鲁迅周作人兄弟视作思想启蒙与文学革新运动的同盟军,对其1917-1923年间以“立人”为中心的文学实践进行一种互文性的整体考察,探讨二者如何具体分工合作,并以此为基点分析兄弟之间潜在的精神对话关系。著者既关注鲁迅与周作人不同趋向的启蒙路径如何相互配合,从而引领了“五四”时期“人的发现”的思想潮流,也围绕他们独特的文体表达分析二者的文学理念及实践怎样共同为现代文学的发生奠定历史基础。


09

图片

《申活志》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编

定价:6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241-0




编辑推荐




以“申”为窗口,读者们可以DIY一本独属于自己的《申活志》。目录以传统纸艺玩具“东南西北”为灵感,在翻页间打开城市,触摸其中的细节。上海方志人在书中化身为阿芳和大志,带领读者们行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咖啡馆、体育馆、博物馆、火车站、地铁站……城市因细节而生动。





内容简介




上海是中国的重要城市,方志详细记载了上海的发展变迁。本书以微型记录或故事,呈现上海的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和城市温度,记录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丰富的史料照片和文字互为补充,让生活在其中与之外的人,在“衣食住行”的维度感受上海生活的细节与城市的魅力。


10

图片

《对工作说不》

[英]大卫·弗雷恩 著

重命名小组 译

定价:56.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161-1





编辑推荐




想躺平又无法彻底躺平,渴望辞职不上班又感到焦虑,什么都没做仍然很累,最困扰的永远是职场里的人际关系,本书为你分析这些情绪和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大卫·弗雷恩通过梳理马克思以降的工作理论,质疑了工作的中心地位,揭示了工作对我们的生活的全面殖民,以及异化在新时代里的新形式。同时,他调研了一群积极抵制朝九晚五的工作的人,他们有的为了寻觅一份有足够价值感的工作而暂时不工作,有的因为工作损害了他们的健康而不得不停止工作或减少工作时长。大卫·弗雷恩在书中试图回答如下问题:是什么推动这些人脱离工作,他们的抵抗是否徒劳,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启发一种替代性方案,即基于工作时长的减少和社会对工作的重新分配。


11

图片

《在工作中迷失:逃离资本主义》

[英]阿梅利亚·霍尔根 著

王伯笛 译

定价:5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195-6




编辑推荐




阿梅利亚·霍尔根是一个社会“纵火犯”。她的书将点燃你的世界——深入剖析现代工作的本质及其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探索如何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找到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点;揭示工作如何加强性别等级制度,提出改善女性在职场中地位的见解;拆穿工作背后的谎言,激励我们为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而斗争;提供理解劳动和剥削的新视角,探讨实现自由的可能途径。





内容简介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关于工作的旧假设正在崩溃。努力工作不再能够保证一个安全、高薪的未来;工作远不是通往财富和成就的途径,而是意味着不稳定、焦虑和疏远。本书作者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工作?它是如何伤害我们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对那些支撑工作的谎言进行了精彩、尖锐的揭露。本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熟练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对当代的工作危机展开了精辟分析,呼吁我们重新想象工作。对那些有兴趣了解劳动、剥削和工作伦理等议题的人来说,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2

图片

《星期五不上班》

[英]威尔·斯特朗、凯尔·刘易斯 著

重命名小组 译

定价:3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199-4




编辑推荐




一篇铿锵而恳切的檄文——它警醒我们,奴隶制至今依然并未从世界上消失,我们在工作至上的社会中成了终生苦役。


一份激进务实的宣言——它号召我们,在未来的岁月里,重新激活对缩短工时的长期需求应成为我们社会中任何进步轨迹的核心,减少工作时间必须成为下一个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需要缩短每周工作时间?随着不稳定性和低薪进一步深入就业市场,在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疲惫普遍存在的时候,我们显然需要一种新的、激进的就业方法,基于此,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强有力且切实可行的对策——缩短工作周。对此,作者提供了植根于激进传统的分析,以檄文式的紧迫与关切解释了缩短工作周在资本主义经济背景下的意义,深入探讨了这一理念的历史及其政治含义,并呼吁我们,不论是在个人生活与人类繁荣的层面上,还是在性别分工,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正义的层面上,缩短工作周都可以为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一个以集体自由和人类潜能为基础的社会提供可能。


13

图片

《小说界》

索耳、苏方、张天翼等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编辑推荐




“夜莺与玫瑰”这个主题来自于王尔德的童话,缘起是因为某日与一位作家朋友探讨在当下这个时代,还适宜写“爱”吗?读者们还愿意读“爱”的故事吗?


你还相信爱吗?你还愿意读爱的故事吗?


而我们,我们始终相信“爱是最小单位的共产主义”;我们始终乐于读到那些关于爱的故事。





内容简介




《小说界》2025年第二期,邀请索耳、苏方、张天翼、周于旸、张玲玲、许佳、王侃瑜、张熠如、费滢以“夜莺与玫瑰”为题,书写那些爱的故事。

1《收获长篇小说2025春卷》 《收获》文学杂志社 编 55.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245-8


2在山那边》 蒋韵 著 6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176-5


3《应如它长逝》 汪涌豪 著 69.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250-2


4《团圆酒》 舒飞廉 著 6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8969-4


5幻想底尽头:穆旦传》 易彬 著 12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046-1


6《音乐之错》 马慧元 著 59.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260-1


7《邮筒姑》 西维 著 59.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8971-7


8“五四”时期作为文学共同体的周氏兄弟》 王海晗 著 79.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073-7


9《申活志》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编 6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241-0


10《对工作说不》 [英]大卫·弗雷恩 著 重命名小组 译 56.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161-1


11《在工作中迷失:逃离资本主义》 [英]阿梅利亚·霍尔根 著 王伯笛 译 5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195-6


12《星期五不上班》 [英]威尔·斯特朗、凯尔·刘易斯 著 重命名小组 译 38.00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978-7-5321-9199-4


13《小说界》 索耳、苏方、张天翼等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