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华人将面对什么?

在新加坡生活的我们,相信对“华社”这个词很熟悉。


“华社”,也就是“华人社会”。


在新加坡,人们认为,“华社”是由几类群体和组织共同组成的一个——宗亲社团(如黄氏总会)、乡亲社团(如福建会馆)、华人慈善与公益团体(如善济医社)、华校(如南洋女中、华侨中学)与学术团体(如南洋学会)、华文媒体、华人俱乐部(如怡和轩、吾庐)、华人艺术团体(如湘灵音乐社、平社)、华人企业等等。


无论在经济、社会、文化或政治影响力上,华社是新加坡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华社有多重要呢?


这么说吧,新加坡总理公署下属有个“华社联络组”,负责人是一把手部长,目前是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在他之前,是陈振声、王乙康、颜金勇等,当时都是在任的一把手部长,颜金勇现如今已是副总理;除了部长之外,还有不少政务部长、政务次长、国会议员。


图片


华社联络组在2000年成立,其设立宗旨是协助政府透过不同管道,同新加坡各个华族团体和社会领袖交流和对话,以了解他们乃至整个华人社会面对和关心的问题,借此达到促进政府和华社沟通的作用。


从总理公署设立华社联络组以及它的规格来看,华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历史上,“华社”一词,承载着十九世纪以来华人为寻求发展,大规模移民海外的历史记忆。


时至今日,华人迁移已成为一种常态,新的华人社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华社本身也在不断更新变化。


今年是新加坡独立六十周年。这60年来,新加坡的华族文化、多元族群交流及宗乡会馆的角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海外华人社群的蓬勃发展,对华人社群本身、对在地国,以及对中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新加坡华社又如何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对于这两个课题,华社的两个重要机构——南洋学会、怡和轩俱乐部,近期将举行公开座谈会,欢迎出席。


3月29日,周六

新加坡建国六十年的华人文化与社会



4月26日,周六

华社未来观:新加坡与全球视角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