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
在高考这场逐梦之旅中,
每一位高三学子都在奋力奔跑。
经验,是前行路上的指引之光。
即日起,
我们陆续推出“清华学子备考锦囊”系列推送文章。
从时间管理到心态调整,
从学科学习窍门到备考冲刺策略,
他们将倾囊相授,
分享自己的独家心得。
希望这些源自真实经历的宝贵经验,
能化作你们的羽翼,
助力跨越重重难关,
圆梦清华园。
本期人物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2024级同学
王科锦
王科锦个人照片
一、心态积极的备考
在提笔之际,我的笔尖突然犹豫起来,因为想写的东西有很多,却不知道该把哪一点作为第一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心态”放在第一位。
为何?是为了强调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对于高考备考的重要性。高考是一个全方位的比拼,不仅考验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验你的心理素质、备考准备。在我参加高考的那一届,班里的高考成绩排名与平时考试的排名小有出入,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心态。
积极的备考心态,是自信的,乐观的,不焦虑的,不内耗的。在这里,我想分享两点小技巧。
第一点,是认清焦虑无用。虽说,面对学习压力,焦虑是一个自然的心理反应,但焦虑除了让自己学得更不舒坦之外,没有任何作用。开玩笑的说,焦虑如同是认为高考难度不够,于是自己手动开启困难模式。所以说,备考期间不要想太多,不要一直盯着别人的名次,也不要一直盯着自己的成绩;不妨把视线收回,专心于具体的某个知识点。说白了,很多时候,排解焦虑就是一瞬间想通的事。“算了,担心这些也没用,不如多学点。”简单的想法,可能就能助你走出精神内耗。
第二点,是坚定自信,要不由分说、蛮不讲理地认为“我就是行”。这也许算是某种“投机取巧”,但我不得不说,这个技巧真的非常有用。卷不动了,它能给你动力;题做不出来,它说“我都不会做,那就更没有人会做了!”,让你的心态免于崩盘。甚至在我高考的时候,这种近乎“自我欺骗”的心态也实实在在地救了我一命。刚开始,语文和数学两科我都感觉考得不很理想,一回到家就开始胡思乱想,觉得考砸了、要复读了。当时是高考第一天,如果以这种心态继续考,后面四科必定崩盘。不过,我就靠着这种技巧平复了心态。“高考满分750,算作7分;我已经考了300分,算作3分。就算这3分都输了,只要后面4分都赢回来,就是七局四胜,我还能赢!”事后来看,我的语文和数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不过,如果当时真的没有稳住心态,想必最后的成绩会差上很多。
二、善于反思的备考
在“百日冲刺”过程中,相比会遇到铺天盖地的试卷。然而,回顾我自己的高考备考,我发现自己真正的收获并不来自于潮水般的各种“模拟考”,尤其是那些高频考试;相反,我真正的收获、提分,都来自于考后沉静的反思。可以说,考后的细致反思,就像小肠里密密麻麻的绒毛,能真正地把考试经历吸收为自己的经验。
在这里推荐“错题——知识——技巧——思维”的反思总结模式。这套模式的起始点是“错题”,也就是说,先整理近期做的试题,分析错题的规律、共同点;之后,以此为基础,反思这些错题是否暴露了知识的漏洞,有则改之;再针对错题和知识点总结相应的做题技巧,例如“求导前要先写定义域”,以免在相同的题型上重复失分;最后,要升华到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思维能力是不是有所欠缺。
反思笔记
在这四个层次的反思当中,思维层次的反思最为重要,因为它能切实带来基本能力的提升,也具有解决一大类问题的普适性。举例来说,如果某同学总感觉物理压轴题(山东卷)非常复杂,理不清楚,那这就可能说明他的系统思维有所欠缺,不擅长处理复杂的模型。而这种思维方面的欠缺,往往不只体现在一个学科中。接着上面的例子讲,系统思维不够强的同学,在面对化学原理大题、生物遗传题的时候,可能同样会感到吃力,因为这些题目都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处理复杂系统。不过,反过来说,只要锻炼了系统思维,就有可能在以上学科中均取得进步,从而给总成绩带来不小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停留在反思本身,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反思的目的,在于实现自我诊断,明确提分点,从而针对性指定高可行性的提分策略。提分策略的关键在于可行性,因而只需着眼于特定的提分点即可,没必要面面俱到,也没必要跑长跑。比较推荐的策略是以一两周为周期,从最为“火烧眉毛”的点开始,对提分点“逐个击破”。
三、重视成果的备考
在学习当中,重要的从来不是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这些努力能够带来多少收获,即有多少学习成果。尤其是在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一百天的当下,“重视成果的学习”更是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在这个时间节点,绝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到达一个“平台期”,每天沉浸在重复的刷题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陷入一种“麻木”的状态:考试考麻了,错题错麻了,每天学习就像例行公事一样。强调“重视成果”,就是要跳出麻木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重视成果”说白了是一个认识层面的trick,它不要求你主动去做什么,只要你认可它,并改变了以往的认识,它就会引导你做出许多改变。你不会再在题海中挣扎,不会一味延长学习时间打疲劳战,也不会把错题本做得精致而无用……在重视成果的学习当中,只有学到手的才是有用的,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四、写给正在奔跑的你们
亲爱的学弟学妹,现在的你们或许正在为一道压轴题绞尽脑汁,为月考排名忐忑不安。但请相信,那些反复打磨知识点的清晨,那些咬牙坚持的晚自习,终将化作推开清华园大门的力量。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定义清华生活,那便是:这里不会许诺你坦途,但会给你无限种定义卓越的可能。
王科锦参加机械工程系实践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已经吹来。从ChatGPT到Deepseek,从波士顿动力到宇树科技,无不昭示着新技术的曙光。
2024年,清华大学新设招生大类“智能制造与装备类”,从“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微纳制造与IC装备”“生物制造与医疗装备”等前沿方向,注重不同学科交叉创新,培养解决未来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挑战的科技引领人才。不论你是立志于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难题,还是投身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这里都将是你的沃土。
今年秋天,期待在清华的银杏道上,遇见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你们!
排版 | 朱益孝
审核 | 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