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崇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会议室内,住建、民政、文旅等30个部门负责人,共计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为企业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崇州市“五中心”(即崇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崇州市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崇州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崇州市园区企业政务服务中心、崇州市招商服务中心)首批科技成果应用场景三张清单(真实案例清单、场景需求清单、企业供给清单)征集专题会在这里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崇州市“五中心”筹备以来,举行的首次动员部署会。
为何要成立?
壮大民营经济,需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崇州市相关负责人认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既离不开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也需要营造理想的营商环境和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从政策支持体系来看,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新创业的主阵地、民生改善主渠道,摆在全局重要位置来谋划推进。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健全完善企业服务“啄木鸟”机制,组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另一方面,组建“五中心”是全力“打造千亿产业园、跻身全国百强县”的现实需要。作为成都县市新城,崇州市民营经济主体总数达6.9万户、占市场主体96.3%的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仅53.3%,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紧扣“打造千亿产业园,建设西部副中心”的奋斗目标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崇州市决定成立“五中心”。据介绍,崇州市成立“五中心”的工作逻辑是坚持用户思维、问题导向和“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理念,提升企业问题解决质效、提升企业需求服务质效和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质效。
职能有哪些?
整合平台和资源,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矩阵
据了解,崇州市新成立的“五中心”实现了全市范围内更大力度的资源整合,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矩阵。
其中,崇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将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围绕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需求,优化企业网格化服务体系,用好用活企业直通车、产业政策小程序、企业专家门诊等平台,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搭平台、搞研发、找订单、降成本,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品牌。
崇州市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制定产业规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崇州经开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比亚迪智能终端、厦门金鹭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推动主导产业规模倍增。
崇州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统筹全市场景创新资源,开放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打造“创新-应用-推广”闭环生态。未来将以大规模场景创新应用发展“首发经济”。通过市场开放招引落地一批新技术领域“首发经济”应用示范项目。
崇州市园区企业政务服务中心主动推行“一窗通办”“跨部门联办”“一站式办理”模式,集成投资项目审批、备案、证照办理、社保等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为企业提供产业政策支持、创新场景供给、行政审批服务、金融服务需求等多方面支持,加快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崇州市招商服务中心由专业招商团队组成,建立“链主企业+配套项目+人才团队”精准招商机制,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落地保障等“一站式”服务。
“五中心”不是简单的职能叠加,而是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互联互通形成合力,让企业办事更省心、发展更顺心。
未来的服务
民营企业期待值拉满
今日举行的崇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对政府侧场景创新需求清单进行现场征集专题会,是崇州市“五中心”筹备以来,举行的首次动员部署会。
“首场效果还不错,各部门积极性很高,提出各自部门的场景需求。” 崇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4月上旬在崇州市科技成果应用场景清单及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上发布36项科技成果应用场景清单,积极帮助企业找订单、拓市场、谋发展。
“五中心”的成立,也收获许多民营企业家点赞。“之前是企业等着部门来问需,一个一个解决个性化问题,现在‘五中心’把我们的共性问题收集起来,集中解决!” 接受记者采访时,四川合丰运维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总监胡晓冬表示。
深有感触的,还有成都诚学信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力文,“以前一些税务申报、营业执照办理,线上搞不定的话得去大厅,现在直接在‘五中心’,可以一站式解决,有专人负责。如今,从成都市到区县,政府做到了‘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让我们企业能够真正专心做业务,专心搞研发,专心做生产!”
“未来,我们将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形成服务民营企业‘一盘棋’工作格局,让广大民营企业家们感受到‘暖风’频吹。”崇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摄影 粟新林 部分图据崇州市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