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长期战略,一直以来国家也在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谋划推出更加精准政策措施,来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应当遵守本条例。其中,中小企业采购款项的支付期限是多久?迟延支付的利息怎么算?遇到争议怎么办?一起来看。
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应当按照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并及时支付款项,不得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款项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度比例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机关、事业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政府投资项目垫资建设的,依法追究责任。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应当支付逾期利息。双方对逾期利息的利率有约定的,约定利率不得低于合同订立时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约定的按照每日利率万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使用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应当在合同中作出明确、合理约定,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受理投诉部门)应当建立便利畅通的渠道,受理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投诉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建立国家统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受理投诉部门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自正式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按程序将投诉转交有关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以下统称处理投诉部门)处理。处理投诉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材料之日起30日内形成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投诉人,并反馈受理投诉部门。情况复杂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的,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但处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对拖欠款项的失信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有哪些限制措施?
对机关、事业单位在公务消费、办公用房、经费安排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对大型企业在财政资金支持投资项目审批、融资获取、市场准入、资质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国有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国有大型企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要求以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的,由其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责任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来源:中国政府网、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