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还有 136 天
三月春浓,位于一碗水乡印地坝村的麦冬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机械轰鸣声与村民的欢笑声交织,绿油油的麦冬苗随风摇曳,村民们正抢抓农时采收麦冬。
在印地坝村的麦冬田里,挖掘机将一株株麦冬连根翻起,村民们紧随其后分拣、清洗、装筐,忙碌而有序。“以前单种玉米,每亩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麦冬和玉米套种,一块地挣两份钱,今年我家8亩地预计能收入20多万元!”村民李大哥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笑容满面。
印地坝村创新推行“麦冬+玉米”套种技术,利用两种作物生长周期互补的特性,实现“春收麦冬、秋收玉米”的高效种植模式。据黄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测算,每亩麦冬产量达3200斤,按当前市场价亩产值突破3万元,叠加玉米收入后,土地综合收益较传统种植增长5倍以上。
在一碗水乡中药材市场,刚采收的麦冬经过清洗、分拣、烘干等工序,即将发往四川绵阳、安徽亳州等中药材集散地。“目前,我卖麦冬干货,后期将开发麦冬茶、药膳包等深加工产品,并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宽销路。”据一碗水乡党员致富带头人李东蔚介绍,他后期将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将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
一碗水乡党委书记雷再武表示,全乡麦冬种植面积已突破80亩,年带动就业1600人次,累计增收200万元。下一步将建设冷链仓储中心和中草药初加工产业园,打造黔东南本地药材特色品牌,力争三年内辐射带动全乡发展麦冬种植2000亩,让“土特产”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