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5

评论

24

3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李嘉诚抛售港口,190亿美元还没到账,大公报再次发出提醒

‍‌​​‌‌​‌​‍‌​​​‌‌​​‍‌​​​‌​‌​‍‌​​‌​​‌​‍‌​‌‌‌‌​‌‍‌‌​​‌​​​‍‌​​‌‌​​‌‍‌‌​​‌‌‌​‍‌​‌‌‌​‌‌‍‌‌​​​‌‌​‍‌​‌‌​‌‌‌‍‌​‌‌‌‌​‌‍‌​‌​‌‌​​‍‌‌​​‌‌​​‍‌‌​​‌‌‌‌‍‌​​‌​​​‌‍‌​‌‌​​‌​‍‌​​​‌​‌‌‍‌​​‌​​​‌‍‌​​​‌​‌​2025年3月4日,长和公告称,公司向贝莱德财团(BlackRock)牵头的财团初步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和记港口全部80%权益,其中包括亚欧美洲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

股价涨至近两年来新高:李嘉诚旗下长和拟出售巴拿马等全球43个港口,交易预计将带来190亿美元现金收入

图片

这笔交易进入尾声,巨额资金即将到账之际,香港媒体《大公报》公开发文,呼吁李嘉诚“悬崖勒马”。

港媒再发文评长和拟售港口:切勿打错算盘因小失大

图片

文章认为,此举不仅可能损害中国的经济安全,更可能助长美国对中国经济遏制的阴谋。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舆论热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商人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全球化商业行为如何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复杂背景下被重新审视。

港口交易的商业逻辑与争议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笔交易对李嘉诚集团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资本获利。

贝莱德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出价190亿美元收购这一港口设施,其资金实力和合作背景为交易成功提供了可靠保障。

然而,《大公报》的评论指出,这一行为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合作,而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图片

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关键节点,每年有上万艘船只通过,货物运输总量更是占据全球贸易的重要比例。

出售这一战略性港口设施意味着美国资本将进一步参与全球港口布局,可能加剧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竞争压力。

大公报文章直言:“若仅为190亿美元就出让港口,可能损失的不只是经济利益,更是国家与民族的长期利益。”

中美博弈下的港口战略

近年来,中美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港口作为全球贸易的核心节点,自然成为战略博弈的重点之一。

根据外媒报道,美国近年来不断扩大对全球重要港口的控制,试图通过“港口武器化”增加对竞争对手的经济遏制手段。

例如,此次贝莱德集团对巴拿马运河港口的收购被认为是美国全球港口战略的一环。

一些分析人士甚至指出,美国可能会利用这一港口,对中国的国际贸易网络进行更深层次的干预,从而增加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削弱其竞争力。

图片

李嘉诚这一商业行为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中被重新审视。

过去,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布局海外港口,比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和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这些港口成为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节点。

而此次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可能被解读为对美国战略的一种妥协。

商人全球化与爱国责任的平衡

作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商人之一,李嘉诚的商业决策多次成为舆论焦点。

近年来,他陆续出售内地和香港的资产,将资金转移至欧洲和北美市场,引发了“撤资论”的争议。

而此次港口出售行为,更是加剧了外界对其“资本外流”倾向的质疑。

支持者认为,李嘉诚作为企业家,其主要任务是为企业股东谋求利益。

他的一系列商业行为符合全球化经济规律,无可厚非。

但反对者则指出,在当前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家应承担更多的爱国责任,尤其是涉及港口这样的战略性资产时,更需要审慎决策。

大公报文章直言,“若失去祖国市场和国际声誉,这样的短期收益是否值得?”

图片

停止交易的可能性与前景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港澳特区政府及中国外交部的表态似乎给李嘉诚提供了一个可以“下台阶”的机会。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港府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政府对香港企业施加胁迫,而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利用经济霸权损害他国企业正当权益的行为。

这些表态或许意味着,如果李嘉诚以“避免霸权胁迫”为由重新审视这笔交易,中方将为其提供支持,甚至成为其对抗外部压力的坚强后盾。

如果交易最终完成,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和经济风险。

中国可能需要通过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海外港口投资布局,减少对单一国际航运节点的依赖。

同时,也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加强港口运营和管理的竞争力,确保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主动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