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21年,全球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方面严重失败,全球成人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人数急剧增加,超26亿人受到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如何定义肥胖,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如何,其带来的影响如何,又该如何应对?我们梳理了《柳叶刀》系列期刊发表的一些肥胖相关文章,分享给读者。点击文中图片,查看论文及更多内容。
重新定义肥胖
报告指出,当前医学上诊断肥胖的方法主要依赖于BMI,而BMI并不是衡量个人健康或疾病的可靠指标。报告建议将体脂测量指标(如腰围、腰臀比、腰高比或直接测量体脂量)与BMI结合使用来诊断肥胖,还提出了“临床肥胖”和“亚临床肥胖”两种新的肥胖诊断类别。临床肥胖症是指因体脂过多直接导致器官功能减退的客观体征和/或症状,或进行标准日常活动(如洗澡、穿衣、进食和自主排便)的能力显著下降的一种肥胖状态。亚临床肥胖是指一种在器官功能正常情况下的肥胖状态。报告呼吁,所有肥胖患者都能在需要时获得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循证照护,针对临床肥胖和亚临床肥胖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杜绝污名化和指责。
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24)00316-4
肥胖的现状与流行病学
从1990年到2021年,全球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方面严重失败,导致全球成人(25岁及以上)以及儿童和青少年(5-24岁)的超重和肥胖人数急剧增加。1990年,全球有7.31亿成人和1.98亿儿童和青少年受到超重或肥胖的影响;而2021年,全球有21.1亿成人和4.93亿儿童和青少年受到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如果不采取紧急政策改革和行动,预计到2050年,约38亿成人(60%)和7.46亿儿童和青少年(31%)将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其中,在受肥胖影响的成年人群中,预计约1/4为65岁及以上人口,这将加剧医疗卫生系统的压力,并对低资源配置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造成严重冲击。作者指出,研究结果凸显了立即采取行动的必要性,从而防止前所未有的超重和肥胖的全球流行。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5)00397-6
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历了快速的营养转型,儿童青少年中过度营养负担不断加重,中国已成为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计到2030年,肥胖率将飙升至15.1%,将对中国的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复杂多变,呈现显著的年龄、性别及地区差异,对个体、经济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其驱动因素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社区、学校和家庭等中观因素影响,以及个体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复杂背景。
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4)00246-9
超重和肥胖带来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探究全球八个地区的全身和腹部肥胖与高血压的数据,分析了全球不同地区人群内部和人群之间的BMI与腰高比的关系,并量化了这两个指标在高血压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每个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都随着BMI和腰高比的升高而增加,BMI和腰高比均可用来区分高血压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同时,通过BMI可区分腹部脂肪含量较高和较低的中青年,准确率达中高水平。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4)01405-3
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一些可预防的环境、代谢和行为危险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加,脑卒中负担不断加重。与高体重指数(BMI,增长88%)、高温(增长72%)、高血糖(增长32%)、含糖饮料高摄入(增长23%)、缺乏体力活动(增长11%)等相关的全球脑卒中负担在1990年至2021年期间大幅增加。事实上,脑卒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预防的,2021年的脑卒中负担84%可归因于23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空气污染、体重超重、高血压、吸烟和缺乏体力活动,这既是一项公共卫生挑战,也提示了采取行动的机会。随着高血糖和含糖饮料膳食等危险因素暴露的增加,亟需采取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为重要干预的措施。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24)00369-7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症,其以高雄激素和慢性排卵减少为特征,在女性不孕病因中占比高达30%。BAMBNI研究显示,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症和月经稀少或闭经的女性,减重手术比药物治疗更能有效地诱导自然排卵。相关评论指出,减重手术最近已经纳入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循证指南的最新建议,BAMBINI试验的积极结果有望鼓励生殖医学专家更积极地推荐患者接受减重手术治疗。然而,还需进行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才能进一步明确减重手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生殖疾病中的地位。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4)00538-5
孕期增重反映了胎儿、胎盘和子宫的生理成长,以及孕妇脂肪、循环血量和细胞外液的增加。据估计,50%以上的中度(2级)肥胖孕妇和60%以上的严重(3级)肥胖孕妇会发生妊娠并发症,妊娠初期的肥胖对母亲和子代而言均是全生命周期心血管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为发展从孕前阶段开始改善母亲体重的策略,迫切需要采用基于个体和群体的生活方式干预策略,针对肥胖严重程度,开展新的干预研究。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4)00470-7
如何应对超重和肥胖
中国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着手制定了一系列全面政策,覆盖营养、体育、健康教育等多个关键领域,涉及学校、家庭、社区,力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干预策略,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促进了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养成。目前,中国构建了从社区医疗和学校卫生延伸至三级预防的儿童肥胖综合防控体系,多维度地融合了健康教育、营养咨询、体育锻炼以及心理干预等核心要素。
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4)00263-9
现有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策略和措施涵盖社会政策至个体生活方式的多维度层面,对个人、社会和经济带来广泛影响。社会层面,通过政策、立法和环境优化改善儿童青少年肥胖,如糖税、健康食品补贴、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学校和社区层面,通过教育、健康膳食和体育活动等措施促进健康;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核心环境,家长在膳食选择管理和体育活动安排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个体干预则聚焦生活方式调整和临床治疗两方面。
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4)00245-7
原本用于治疗糖尿病的GLP-1受体激动剂因其对肥胖症患者的减肥效果而备受关注,在日本等国家,GLP-1受体激动剂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症。然而,为健康人群减重开出不合理处方的事件在全球各国(包括日本)不断发生,并引起胃肠道失调和低血糖等不良事件。迫于文化和社会压力,日本年轻女性对苗条身材的强烈渴望,以及为了美丽和减肥而采取的侵入性方法导致GLP-1受体激动剂的不当使用,这正逐渐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
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23)00383-2
能有效治疗肥胖症或糖尿病的药物有望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社论指出,随着一系列旨在治疗肥胖症、减轻体重药物的上市,目前对于减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认识仍处于起步阶段,要高度谨慎对待与这些减重药物相关的不确定性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开展药物治疗风险和获益的长期监测研究至关重要。简单的吃药或打针无疑会对一些患者有所帮助,但这不能成为解决复杂肥胖问题的唯一途径。预防工作必须成为一切工作的基础。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4)00003-5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