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川农场有限公司以“五小”创新竞赛为抓手,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实现技术更迭,撬动生产难题,凝聚职工智慧的“金点子”“巧手艺”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结出了累累硕果。
每当春耕生产摆拍作业环节,筛苗床土费时费力、用工需求量大,成为了种植户们的大难题,向阳种植户王朝云结合实践经验、发挥动手能力,对传统机械设备进行改装。用常见机械部件组成动力装置,将100多斤重的铁筛安装在车厢上,实现了高空筛土自动作业,使轻量化、低成本、易操作的“小创新”,在农业生产中展现“大作为”。
机械改装提高作业效率(李成祥 摄)
在向阳管理区的水稻育秧基地作业现场,大马力机车动力系统带动土筛规律摆动,随着铲车将苗床土倾倒而下,细土被过滤至车厢中,土块随着摆动过滤而出,原本需要人工筛土、挪筛、装车转运等多工序,8个工人10个小时的作业量,被压缩到4小时内高效完成。
据向阳管理区种植户王朝云介绍,他的机械改造,主要是通过机车的后传动,把动力输送到安装的摆臂上,用摆臂带动筛体晃动,从而将细土和土块进行分离,既节省了人工也增加了效率。与此同时,对车后箱板也进行了改装,增加了液压装置和自动落锁部件,使卸车上锁变成自动化,有效避免了人工开关箱板带来的安全隐患。
铲车筛土机协同作业(李成祥 摄)
据了解,王朝云以破解生产难题为导向,通过不断学习农机技术,于2023年形成初代设计成果,在两年时间里不断更新迭代,使作业效率和生产标准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他以“邻里互助”“传帮带”等形式,使技术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示范推广,带动了职工群众立足岗位解决实际问题、勇于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的热情。
接下来,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工会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方针,以“小发明”“小创新”“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支点,持续深化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为职工群众搭建起建功立业和创新创造平台,从而提高队伍技能素质、锻造培育工匠人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农场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李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