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5

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专访Factor Bikes第一大股东:用快消品逻辑,做高端自行车“慢生意”

AI划重点 · 全文约5165字,阅读需15分钟

1.观砚投资通过老股收购和新股增资的方式,成为高端公路自行车品牌Factor Bikes第一大股东。

2.周熙表示,希望借助观砚投资在并购型投资方面的经验,帮助Factor提升运营效率和品牌影响力。

3.由于疫情影响,中国高端自行车市场在过去三年年增速高达50%-70%,未来十五年有望发展成为比肩欧美的市场。

4.然而,周熙指出,中国自行车行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力和渠道力方面仍有待提升。

5.为此,Factor计划在上海设立旗舰店,并携手相关合作伙伴,引入更高水平的赛事和社群文化,以推动骑行文化的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者:迭戈

本文字数:4993字

建议阅读时间:14分钟

图片

在资本推动、品牌布局与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高端自行车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重塑与变革。

“我们与中路股份(上海永久自行车母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分别持有32%和21%的股权,加上创始人和管理层作为第二大股东构成新的股东架构,整合各方资源,协助Factor提升运营效率,构建更为完善的全渠道销售体系,并进一步扩大Factor在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打造Factor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同时,我们将协助Factor进一步完善其全球供应链能力,巩固其竞争护城河。所以,Factor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并不存在Factor将被‘中国化’之说。

针对近日在骑行圈引发热议的全球顶级公路自行车品牌Factor Bikes被收购一事,观砚投资联合创始人周熙在接受《体坛经济观察》专访时做出了上述澄清。公开资料显示,观砚投资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亚洲并购基金管理公司,核心团队均来自摩根士丹利私募股权团队,曾主导KAPPA、百丽、飞鹤乳业等项目的上市、并购和再融资业务。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近期刚完成电动越野车企业虬龙科技的管理层收购。这次对Factor Bikes的投资是通过老股收购和新股增资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交易完成之后,观砚投资成为Factor Bikes第一大股东。

这笔由投资机构主导、携手国货自行车品牌母公司收购全球高端公路自行车品牌的交易,是国内自行车行业发展的里程碑。

一方面,随着户外运动消费兴起,骑行文化在国内迅速普及,推动专业级自行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国自行车产业长期以贴牌和代工模式为主,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高昂的研发投入、低利润率以及外资品牌的市场壁垒,使得本土企业在进军高端市场时面临诸多阻力。如今,在资本、品牌和消费者的共同作用下,行业格局正迎来新的重塑。

“我们希望提供资金支持,联动中路股份、永久自行车在中国的销售网络,打造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全渠道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周熙对体坛经济观察说,“自行车传统上是慢消费品,在新消费时代,不能像以前只简单盯住产品功能优化、消费体验改善或情绪价值释放等痛点来运营公司,这种商业模式的门槛不高,结构性竞争优势不强,既没有根据地,又没有护城河,很容易被经济周期和市场竞争出清。商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求完整全面的能力,从研发、生产、运营、市场到渠道无所不包。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打通传统公路车行业的全价值链,更精细化的运营,让它向快消品的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模式靠拢。只有这样,供应链效率才能大幅提升。这也是Factor创始人与我们合作的主要原因。”

进军高端市场,“单打独斗”难破局

长期以来,全球高端骑行品牌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中国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把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而在自行车产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自行车早已成为竞技运动和休闲旅游生活方式,对骑行体验、质量可靠性,甚至零部件的重量都会有更严苛的要求,这种需求差异直接影响了高端自行车品牌的市场格局。

疫情成为关键转折点。“根据观砚投资的市场,高端自行车市场在欧洲近百年间已趋于稳定,疫情过后更多是步入去库存阶段。但过去三年,中国高端公路车市场年增速却高达50%-70%左右,发展十分迅速。在运动类骑行者的渗透率方面,对比德国15%的渗透率和美国9%的渗透率,中国目前仅有1.5%,意味着以巨大的增长空间。”周熙向体坛经济观察表示。

图片

Factor公路车风洞测试现场

谈及消费市场的变化,有着15年以上中国消费行业投资经验的周熙直观感受到,当前中国体育和户外消费市场已经从早期休闲品牌(如Kappa、FILA)向专业化细分领域转变。近年来,户外行业是体育消费的重要增长点,更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始终有着紧密的联结。可以看到,近年来包括户外品牌始祖鸟、运动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在中国市场贡献了相当比例的营收,同样也支撑着骑行品类在整体消费环境承压下的逆势增长。

供需两方面结合下,国内自行车行业也正在走欧美市场的路。类似趋势已经有所体现,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千元以上自行车产量达到1215万辆,同比增长15.1%,其中千元车占总产量的比重已达24.9%,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图片

中国运动自行车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但对于产业聚集度极高、前期投入巨大的自行车行业来说,打造一个高端产品的产业链并非易事。从研发层面看,高端自行车需在空气动力学、材料工程等领域进行深度技术开发,仅运动性能优化就需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从制造层面看,其生产体系完全区别于通勤车的标准化流水线,需要构建复杂的定制化工艺体系。

谈到目前消费投资在中国的近况,周熙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最终要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是两个发展驱动力:一个是科技进步,一个是消费支撑,两者互为中国经济的一体两面,美国的“七姐妹”科技巨头本质上也是消费企业,消费给科技创造了应用场景,要是离开了消费,科技发展将成无源之水。“公路自行车这个垂类是消费与科技结合的很典型的行业:4亿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方式的结构性转变是长期趋势,也是户外运动产品高速增长的驱动力,典型的长坡厚雪大赛道;另一方面,高端自行车产业链涉及大量科技研发和碳纤维材料的应用,中国通过20年的积累在碳纤维材料方面取得对欧美封锁的突破,形成世界领先水平的碳纤维自行车制造能力。两方面结合,中国将在未来十五年发展成为比肩欧美的公路自行车单一最大市场。”

业界有观察指出,本次观砚投资联合产业方跨境并购Factor Bikes这一稀缺海外高端自行车品牌,将全球品牌嫁接到中国动力,也是为国内投资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并购型投资多年来雷声大落地少的局面趟出了一条有借鉴意义的新路。

中国自行车出口长期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低端市场以通勤产品为主,高端领域则长期处于为国际品牌代工的OEM模式。即便部分企业具备高端运动自行车代工经验,要突破顶级产品研发仍需构建完整的产品力和品牌力。“产品力不是闭门造车,必须亲身参与环法、环西、环意这样的顶级职业赛事,与车队共同研发产品,再通过赞助赛事取得成绩逐步建立品牌影响力。”

周熙向体坛经济观察介绍,以被观砚投资收购的Factor为例,其技术根源可追溯至2007年阿斯顿马丁为验证赛车技术跨界研发的自行车原型。尽管该车因不符合UCI赛事标准未能商业化,但其工程学创新被Factor创始人Rob Gitelis看中,按照UCI标准进行改造后,通过与环法职业车手联合开发出首代产品并不断迭代,到2017年,由AG2R车队在世界顶级的环法(Tour de France)赛事获得成绩验证,成功在高端市场打响名声。在中国市场,彭于晏凭借其在电影《破风》中专业自行车手的角色塑造,后来也成为Factor的忠实拥趸,对品牌在中国的推广也很有帮助。

图片

近年来,也有国产品牌通过职业车队赞助实现品牌升级,比如喜德盛。在2025赛季通过冠名赞助阿斯塔纳职业车队后,其高端碳纤维产品线X-LAB得以直接接入职业公路车赛事平台,不仅为产品技术迭代提供了赛事级验证场景,也能形成新的品牌引力。

“品牌建设需要长期技术沉淀,而当前中国自行车产业最核心的短板仍在于产品力和品牌力构建。”周熙表示,即便具备高端制造能力,要实现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跨越,仍需突破核心技术研发与系统创新能力瓶颈,此外,构建产品矩阵和全渠道(Omni channel)的触达全球用户能力也是核心要素。也正因如此,收购一家已经具备成熟产品体系与品牌价值的高端自行车品牌,成为观砚投资的解决方案。

3月21日,中路股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期望通过后续的进一步合作,形成自主研发国际顶级碳纤维自行车的技术能力,以此推进高端碳纤维自行车品类的市场开拓。”

“慢周期”高端自行车生意,要向快消品靠拢

从市场格局来看,中国自行车行业中端市场主要由捷安特、喜德盛和美利达三大本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高端市场,目前则是SPECIALIZED(闪电)和TREK(崔克)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周熙对此分析指出:“这两大美国品牌,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是极少数在国内拥有成熟经销体系和大量门店的国际高端自行车品牌。”

相比之下,其他专注高端市场的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认知尚处于探索阶段,Factor也一样,其销售量占比在欧美远远高于中国市场。

图片

市场结构性差异加剧了战略调整难度。欧洲成熟市场依托百年骑行文化积淀,形成稳定的高端产品消费群体,而中国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始于近三年——疫情催生的户外运动需求与经济下行期的消费行业的结构性转移,推动骑行从专业运动向大众生活方式转变。这种渗透率跃升带来增长红利的同时,也暴露出国际品牌本土化能力的短板:欧美国际品牌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终端零售的全链条尚未实现有效贯通,行业需求波动极易导致库存积压和现金流周转问题。公路自行车商业模式的典型流程涉及欧洲设计、亚洲代工、全球分销的多环节流转,当市场波动时极易形成库存。这也导致终端经销商运营压力陡增,而降价促销就成为主要应对手段。

去年夏天过后,北京、上海等地的崔克门店已频繁出现七折促销活动。在周熙看来,本质上是品牌方控价与经销商控货的矛盾,更深层的动因在于传统自行车行业渠道供应能力滞后——欧洲主导的产业模式在供应链响应效率方面已明显落后于中国制造业体系,而中国在数字化改造传统消费企业的价值链实践方面已全球领先。

“消费品品牌的底层逻辑是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其中产品力是基础,品牌力更多是通过市场投入与消费者的心智沟通。”周熙说,“但在渠道力层面,当前多数高端自行车品牌尚未形成清晰的中国战略,其运营模式仍停留在欧美市场思维。”

以德国自行车品牌CANYON为例,采取的是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运营模式,“这种类似于快消品的市场策略,在传统自行车领域还没有多少品牌能做到。”周熙补充道,传统制造企业往往受限于分销层级,难以直接获取用户行为数据,而CANYON通过DTC模式实现了需求端与生产端的精准对接。

图片

目前,中国碳纤维自行车制造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以厦门、惠州、东莞以及台中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在工艺精度与生产成本控制方面,相较于欧洲传统产区形成明显竞争优势。

“只有实现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终端门店,最终直面消费者的全链条贯通,才能真正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一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自行车品牌企业。”周熙说,而这也是观砚投资希望跟Factor一起合作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样能够提高一个慢的消费品的运营效率,争取向快消品的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靠近,整个的供应链从生产到销售到终端消费者全部打通之后,这个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当前高端自行车市场正处于格局重塑前夜。尽管中国渗透率提升空间带来增长预期,但在行业人士看来,消费分级趋势要求品牌必须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创新间找到平衡点。那些未能建立高效供应链体系、缺乏本土化运营能力的品牌,或将面临淘汰的终局。

骑行经济的“新基建”

眼下,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中国自行车行业的高端化进程正推动着需求的多元化和分层化。无论是帮助新玩家领略骑行的乐趣,激发更多人投身这项运动,还是将骑行文化融入潮流、时尚乃至地域特色,都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换句话说,随着品牌布局高端化,更专业、高性能的产品终究只是基础,更关键的是在用户体验、文化塑造和市场教育上的长期积累与深耕。而面对日益壮大的中国骑行市场,这条路无疑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如,在专业测评体系方面,针对不同类型自行车的专业评测,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精准的购车指导。此外,国内许多骑行路线至今未经过专业评估——路线的坡度如何?沿途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不同路段的强度如何分布?骑行者应如何合理分配体能、选择最佳发力时机?这些关键信息原本应该成为骑行规划的重要参考,但目前仍是一片空白。”在周熙看来,这种空白正如同早年马拉松运动以及近年兴起的冰雪运动因知识普及不足导致的伤病潮,也容易引发运动损伤与安全事故。

图片

尽管从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看,观砚目前尚未将自行车产业的延伸领域作为主要布局方向,但行业参与者正通过资源整合推动生态体系的完善。周熙透露,Factor 计划今年在上海设立旗舰店,其核心目标并非单纯的产品销售,而是打造一个沉浸式的骑行体验空间。品牌希望通过定期组织骑行活动、建立社群网络,让用户在不同路线和场景下深入体验产品,从而提升黏性。

与此同时,品牌方也在积极携手相关合作伙伴,引入更高水平的赛事和社群文化。比如通过举办赛事活动,将顶尖职业车手带到中国,让国内骑行爱好者近距离感受世界级竞技氛围,并借鉴欧美成熟的社群建设模式,为中国骑行文化注入更多活力。周熙透露,Factor的重要股东还包括四届环法冠军传奇车手Chris Froome,上述骑行赛事也会邀请Chris以及中国骑行爱好者非常熟悉的30个环法赛段冠军Mark Cavendish深度参与。

如今,一些城市也在探索如何让城市和山路爬坡骑行变得更友好。比如,北京文旅局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21条“漫步北京”的文旅骑行线路,北京门头沟的檀谷已形成全国顶级的公路自行车爱好者周末社区;在上海,全长22公里的浦东滨江骑行道成为沪上骑行者的打卡胜地,并在2024年开始举办联接郊区五大新城的“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浙江的浙西天路全长139公里,沿途有17个自然村和7个风景区,串联起杭黄世界级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在成都,全长100公里的绕城绿道成为最热门的城市骑行路线;在太原,斥巨资打造的滨河自行车道,全长75公里……

随着专业赛事运营、社群建设、内容生产的系统化推进,中国骑行文化有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为产业高端化提供持久动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