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播州: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从“移居”迈向“宜居”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就业是民生之本,遵义市播州区以就业帮扶车间为抓手,积极探索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新路径,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仅实现了稳定增收,更让搬迁群众从“移居”真正迈向“宜居”。

图片

走进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的鞋面加工车间,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熟练地裁剪布料、缝制鞋面、组合穿扣,一派忙碌景象。这个搬迁小区的就业小车间,如今已成为40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温暖港湾。

务工群众宾发扬:厂里员工对我都非常好,像亲姊妹一样,不管是吃的、住的,任何事情,大家都互相帮助。

目前车间主要生产各类鞋面产品,为搬迁群众提供了裁剪、缝制、包装等多个岗位,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月均收入可达2500至4000元。值得一提的是,车间还设置“宝妈岗”“零工岗”,为群众提供灵活工作时间,方便大家兼顾家庭和工作。

务工群众涂华英: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有两三千块钱,还可以兼顾到孩子。

由于鞋面为半成品国际订单,需要在广东完成包装加工后,再作为成品出口至墨西哥、南非、孟加拉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年出口量达25万双鞋面,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并发放务工费用约200万元。

鞋面加工车间现场负责人杨春花:从开工到现在,今年已经接到两万多双订单了,已经完工一万多双发到广东,目前的订单排到了四月份。

如今,就业帮扶车间已成为搬迁群众致富路上的“助推器”,当地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等项目,为搬迁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选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播州区团溪镇农庄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孙桂花:搬迁群众在我们鞋面厂、电子厂、蔬菜基地、烤烟基地、红梁基地就业,就业率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2024年的人均收入在一万七左右。

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新路径,通过盘活安置点闲置资源、引进小微企业、开展定向招聘等方式,为搬迁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图片

通讯员:李兴群、杨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月31日公布:全国在职研究生(2025)招生已开启!
广告恒学教育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