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普内阁在Signal群聊中讨论空袭也门胡塞武装的计划,意外将《大西洋月刊》主编拉入群聊。
2.群聊内容曝光后,美国政坛震动,国会议员对内阁成员的言行表示质疑。
3.特朗普否认对此事知情,称《大西洋月刊》要破产,对其无兴趣。
4.然而,此次事件暴露出美式安全机制已被内部瓦解,外交政策成为群聊段子,欧洲盟友成为吐槽对象。
5.特朗普内阁的决策机制被视为一场低级误加联系人引爆的尴尬闹剧,对美国全球信誉造成剧烈塌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要不是一场堪称业余的操作失误,世人恐怕永远不会知道,特朗普内阁那些看似正襟危坐的高官们,居然把敏感到发指的“轰炸中东”计划,放在Signal群聊里热火朝天地讨论——而且,还不小心把《大西洋月刊》的主编给拉了进去。
美国政坛的荒诞剧,又添新一幕。
3月中旬,一场代号机密、目标明确、死伤惨重的空袭行动悄然展开。50多条性命在也门的土地上被炸得粉碎。而在空袭前夕,一场“战争筹备会议”正在Signal群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目标、时间、武器配备,甚至空袭节奏,统统陈列其中。
问题是,这不是CIA的密电,也不是五角大楼的内部会签,而是特朗普核心团队开的小群,名字不详,内容惊悚。群成员包括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Mike Waltz)、白宫幕僚长苏西·威尔斯(Susie Wiles)——全是能拍桌定国运的角色。当然,还有刚刚提到的"不速之客"——一位记者。
“欧洲是吸血鬼”:群聊里的真实心声
群聊内容曝光后,一场本该用导弹解决的地缘博弈,被赤裸裸暴露在公众眼前。副总统万斯在群里开炮:“我实在不想再帮欧洲擦屁股。”他指出,苏伊士运河对美国贸易影响微乎其微,而对欧洲人却是命根子——为什么要用美国的炸弹去护航欧盟的货轮?
海格塞斯立马响应:“我完全理解你对欧洲吸血鬼的厌恶,真是可悲透顶!但迈克说得对,我们是唯一能动手的人。”
言外之意,美国打仗不是为了美国,而是为了给欧洲人撑腰——只是这回,连内阁都忍不住抱怨“搭便车的欧盟人”。
这样的言论,要是出自普通民众,顶多算个牢骚。可偏偏,这些话来自坐在核按钮旁边的几号人物。他们的“同仇敌忾”,不是对胡塞武装,而是对所谓的“欧洲不花钱、美国来扛雷”的游戏规则。
群聊炸了锅,美国政坛也炸了锅
当媒体披露群聊内容之后,白宫的回应令人窒息:“这是高级官员间深思熟虑政策协调的表现。”
这句公关术语的水平,大概等于“我们官员在群里交换核弹配方,是因为我们沟通能力强”。
国会议员却不买账。共和党议员迈克·劳勒痛斥:“把机密信息扔进非官方群聊,还不设权限,记者都能混进去?你们是在拍电视剧吗?”民主党人更是义愤填膺,代表帕特·瑞安怒斥:“如果众议院不立刻开听证会,我自己开!”
《邮件门》的幽灵又回来了。曾因私人邮箱引发全国风暴的希拉里也加入战局,她在X平台冷嘲热讽:“你们是在逗我吗?”
而此刻,群聊里那位“送人头”的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正被白宫上下讨论是否该炒掉。有人对《政治报》爆料:“一半人觉得他活该下台。”更有匿名官员直言:“现在白宫唯一的共识是——迈克·沃尔兹是个蠢蛋。”
特朗普否认三连
3月15日,美国空袭也门胡塞武装据点,一连投下30多枚导弹,重拳出击之后,群聊成员们开始发American flag和火焰表情庆功。这帮玩表情包的政要,刚刚决定了几十条人命的命运。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后来确认:“群聊确实存在,我们正在调查怎么会多出一个号码。”随后不忘补一句,“这恰恰显示出高级官员的紧密政策协作。”
如果协作的结果是把国家战略当朋友圈分享,那真是“协作到飞起”。
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质问,特朗普老神在在:“我不知道这事。《大西洋月刊》?那是要破产的杂志,我对它没兴趣。”
熟悉特朗普作风的人都知道,这句“我不知道”,有多熟悉——“白人至上者?我不认识。”“袭击国会?我没参与。”“泄密群?不归我管。”
一贯的“高空跳伞式切割”,稳稳落地。
政府群聊玩脱,美国信誉玩完
这次事故不仅让特朗普政府脸面扫地,更暴露出一个核心问题:美式安全机制早已被内部瓦解。外交政策成了群聊里的段子,欧洲盟友成了群里的吐槽对象,中东人民则成了炸弹精准投放的背景布。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2025年的春天——一个旧秩序摇摇欲坠、新格局尚未建立的动荡时刻。美国政府,原本应该用智慧与责任守护全球秩序,结果却靠Signal群聊调兵遣将,靠表情包决定生死。
外交失衡、军事冒进、内部瓦解——特朗普内阁正把美国搞成一艘装备齐全却船长失踪的超级航母。
而当全世界屏息以待美国如何对抗胡塞、应对红海危机时,他们的决策机制,竟是一场低级误加联系人引爆的尴尬闹剧。
说到底,这不仅是一次安全事故,而是美国全球信誉的一次剧烈塌方。
而特朗普和他的团队,似乎还沉浸在“欧洲人都欠我们一个人情”的幻觉里无法自拔。
可惜,这次,他们连脸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