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工控产业园集团、广州金控基金主办的“广州工控产业工场·金谷科创论坛”产业园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国际智能科技园举办,共同开启一场区域协同发展探索之旅,探讨低空经济产业的前沿技术、政策环境、市场机遇及挑战。
活动现场,工控产业园集团与金控基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资本运作服务与基金投资合作等方面合作达成共识。威谷科技园公司与厦门海翼集团签署成立“异地招商联盟”,在多个产业实现资源异地集聚和跳跃式转移输送,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优势互补。仪式上同时举行了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广州工控增城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入园项目签约仪式。
广州市工信局、广州空港委等政府单位领导,广州工控集团及属下工控产业园集团等企业负责人,金融控股集团及金控基金、银行代表等金融投资机构,广东省航空联谊会、业界专家、上下游及入驻企业等代表共200余人出席论坛。
广州空港委市管一级调研员贺同林,广东省航空联谊会秘书长刘鹰,广州工控集团总经理助理、工控产业园集团董事长骆继荣上台发表致辞。
广州工控集团“抢滩”布局新赛道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广东亦吹响抢滩“低空蓝海”,打造“广东样本”的号角;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把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列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开足马力加速布局低空经济。
工控产业园集团作为广州工控集团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凭借深厚产业底蕴与资源优势,利用遍布广州的产业园及土地资源着力建设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广州主城区的低空经济场站及航线网络,并将在产业园规划方面着力孵化低空航空器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产业,形成全生命周期产业闭环,助力广州低空经济腾飞。
低空经济可在附加值较高产业环节发力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市政专业总工、博士、教授级高工李红宝从国内外低空经济的发展形势及广州市低空经济上中下游与发展路径,结合先进案例着重对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体系建构及创新实践进行深度解析。
她表示,广州低空经济初具体系,覆盖科研创新、设计咨询、低空制造、基础设施、低空保障、低空运营六大环节。发展低空经济应聚焦在设计研发、整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运营保障等附加值较高产业环节发力。做好顶层设计创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结合近期广州市打造的“1+2+N”产业园区体系,招引科研制造企业、扶持保障运营企业,探索示范线与低空垂直起降设施建设,同时发挥“产业基金+政府债券”模式及智库效用。
推动低空无人化在各场景中规模化应用
中交协低空委华南区分会秘书长、深圳市宝安区低空经济协会会长刘立波以“低空新基建体系化建设”为核心,从低空经济的政策导向与落地、商业经济社会效益、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景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他提出,低空经济发展要以“产业化”夯实基础、“证券化”激活资本、“社会化”拓展场景、“生态化”构建闭环的选材选品标准,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场景适配,构建低空文旅、陆空一体与城际三条赛道。他强调政策落地需以“产业园+测试基地+城市机场”为支点,推动低空无人化在智慧物流、文体旅游、应急救援等百类场景中规模化应用,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标杆模式。
广东省高空视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汉瑞景汽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广州埔慧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等五家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次进行项目路演展示。各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创新性、技术优势、战略方向、市场前景以及融资需求等内容。
论坛结尾“彩蛋”,广东省高空视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高空瞰星河 云上叹视界”为主题,奉上了一场突破空间维度的沉浸式科技盛宴,引得现场嘉宾驻足观看与赞叹。
文|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科记协
图|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