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灵活就业者,可以说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因为目前全国灵活就业的人口总数已经突破2亿人之多。而且可以这样讲,随着未来就业的形态多元化新就业形态的出现,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群会成为灵活就业,所以说灵活就业人员在劳动力人口当中的占比也是不能忽略的,基本上就是在1/3左右。
当然灵活就业者所缴纳的社保,那么有一个问题,他们是自主来全额缴纳社保,并且进入到个人账户当中的比例是一少部分,大概是四成左右,剩下的六成是进入到了统筹账户里面,所以很多人就有不缴纳社保的想法,想着把这部分钱存在。银行当中,如果选择存银行和交社保相比,哪个更划算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第1点,银行存款它不能够达到增值和保值的作用,也不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
虽然说银行存款名义上来讲,这笔钱都是属于你个人的,也不会进入到统筹账户当中,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银行存款的利率水平相对来说还是非常低的,尤其是近三年以来,利率水平一降再降,尤其是活期储蓄,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利率可言。
如果你把它放在银行当中,也就相当于它没有增值和保值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今年你存的10万块钱和20年以后的10万块钱,它并不是一个等价的关系,也不是具有相同购买力的前提。所以说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存款是完全不能够代替社保的。
第2点,银行存款会提前支取,很有可能最终达不到养老的目的
银行的储蓄存款,不论是定期储蓄还是活期储蓄,都能够提前支取,如果你把钱放在银行当中,比如说家里面遇到什么事情,那么你第一时间可能就想到的是这笔存款很有可能会提前支取出来,如果一旦这样做了,那么最终这笔存款也达不到养老的目的。
但我们缴纳社保是不一样的,社保的钱是不能够支取的,而且也不能够退出,放在那里永远是属于你个人账户当中的钱,最终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够正常去办理退休,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因素下,那么实际上,通过存款来代替社保也是一种不佳的选择。
第3点,养老金可以终身领取,但存款有花完的一天
我们都知道,只要你符合退休条件,那么就能够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并且养老金还会随着自己退休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提高,未来不但是可以终身质的领取养老金的待遇,甚至来说养老金领取的水平只会是变得越来越多,对自己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大。
但如果是存款,你即便把这部分钱存到了自己退休,但如果说你开始花这笔钱,那么这个存款只会是变得越来越少,最终可能就会清零,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己的养老退休生活,所以说通过存款的方式来代替社保,其实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综上所述
通过以上这三个原因,我们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存款的方式来代替社保,实际上对个人来说是没有任何的好处,虽然说社保从眼前来看,可能有些人认为缴纳社保的经济压力过大,作为灵活就业者来讲是需要全额来承担,倒不如把这个钱存在银行当中,但实际上存在银行里面,确实它是很难保证自己今后的养老只有满足。正常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并且符合退休条件以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保障自己的养老退休生活。
感谢阅读,每天讲讲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