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童真邂逅绿色理念,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乐星幼儿园,一场别开生面的"移动生态课堂"给出了生动答案。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绿途先锋科普团联合宁波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将新能源公交车开进校园,通过"理论+实践+体验"三维教学模式,让30余名萌娃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绿色出行真谛,悄然播撒生态文明种子。
沉浸式课堂:寓教于乐播撒绿色种子
"小朋友们知道哪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吗?"在充满童趣的科普课堂,团队成员化身小老师,将绿色出行小知识转化为"童言童语"。通过"低碳出行小侦探"互动游戏,让孩子们选出他们认为低碳的交通方式,孩子们思考的过程使他们对绿色出行有了更深的体悟。
“绿色童行,‘碳’寻美好”活动现场(宁波工程学院供图)
"这个'低碳出行连连看'太有意思了!"大班的小朋友潼潼兴奋地指着桌上的交通方式小卡片。将相同的两种低碳出行卡片进行配对,形象地展示了不同的绿色出行方式。这种寓教于乐的科普方式,让抽象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劳模课堂:车轮上的文明传承
"阿姨,公交车上这个红色按钮是做什么的呀?"全国劳模陈霞娜被好奇的孩子们团团围住。在她精心设计的"公交探秘"环节,萌娃们化身"小小安检员",逐一辨识安全锤、灭火器等应急设备,手把手传授安全乘车"秘籍"。
最让孩子们雀跃的当属"我是小乘客"体验。在专人指引下,孩子们坐上公交车感受公交出行。"这是我第一次坐公交车!坐公交车真好玩!"文文的惊叹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这种零距离接触让公共交通不再冰冷,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伙伴"。
小朋友们在公交车上听全国劳模陈霞娜讲解应急安全知识(宁波工程学院供图)
成长课堂:小手拉大手共绘绿色未来
活动尾声,孩子们激动地戴上"环保小卫士"奖牌。沐沐骄傲地展示他的奖牌:"我答应哥哥姐姐们,每周都要坐两次公交车!"这样的环保契约正在产生涟漪效应——据园方统计,活动后家长通过公交与步行接送孩子上学的数量激增,"公交+步行"组合成为新时尚。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乐星幼儿园副园长张素珍见证着变化:"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们现在会监督家长低碳出行,主动提出坐公交出游。这种'反向教育'效果超出预期。"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段然表示,该院已构建"高校+企业+社区"科普矩阵,未来三年计划覆盖30所中小学幼儿园,让绿色出行教育从"盆景"变"风景"。
社会实践团合影(宁波工程学院供图)
这场充满童趣的生态启蒙课,恰是宁波"双碳"教育创新的缩影。当高校智慧嫁接公共资源,当理论说教转变为生动实践,生态文明教育正突破课堂边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为美丽中国建设培育新生力量。(洪丹丹 黄欢欢 徐瑾 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