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暖,日前,山西大同天镇县南洋河湿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成群的赤麻鸭。它们的到来为春日的南洋河增添了生机,也成为天镇县生态治理成效的“活态名片”。
成群的赤麻鸭(天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洋河水域,平静的水面上便泛起了层层金色的涟漪。此时,休息了一夜的赤麻鸭群沿河道向上游飞行,开启觅食与活动。它们时而排成整齐队列,时而变换队形,在空中自由翱翔,场面蔚为壮观。
赤麻鸭群在空中自由翱翔,场面蔚为壮观(天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赤麻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迁徙性鸟类。每年春季,北方繁殖地冰雪初融时,它们便从南方越冬地飞往北方。南洋河湿地作为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为赤麻鸭提供了能量补给和短暂休憩的场所。
南洋河湿地作为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为赤麻鸭提供了能量补给和短暂休憩的场所(天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天镇县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推进南洋河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建设22公里防洪堤、700余亩生态林、1.4万亩绿化湿地及蓄水坝等工程,显著改善水生态环境。此外,4.9公里生态修复工程与3座蓄水液压升降坝(总蓄水量200万立方米)的建成,实现了“河库互补、水系连通”的生态格局,沿河5个乡镇的61公里流域逐步呈现“水网相通、山水相融”的生态美景。
赤麻鸭的到来为春日的南洋河增添了生机(天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南洋河生态治理二期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南洋河的生态基流水质和流域地下水,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水质的提升、水草的繁茂以及丰富的鱼虾资源,不仅为赤麻鸭等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和栖息环境,同时,生态改善也助力天镇县城市发展,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南洋河候鸟数量从过去的几十只增至上千只(天镇县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南洋河候鸟数量从过去的几十只增至上千只。赤麻鸭从“稀客”变为“常客”,其种群稳定不仅印证了生态修复的成效,也为春日南洋河增添了灵动生机。(师小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