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逾1.4万亿元逆回购到期 4月资金面有望呈现平稳走势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当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持平1.5%。鉴于当日有481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460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本周(3月24日—28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4117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4810亿元、2733亿元、2959亿元、2685亿元、930亿元,均为7天期。

鉴于3月底将进入跨季准备期,金融市场将面临大额政府债净缴款,逾1.4万亿元逆回购到期引发了市场关注。

所谓政府债净缴款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方式,其规模和变化对资金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华西证券统计,3月24日—28日这一周政府债净缴款升至6213亿元,为今年以来单周缴款量最高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记者表示,1.4万亿元逆回购到期与大额政府债净缴款的双重作用,可能会对流动性供求带来一定影响。“从历史经验看,受缴税、监管考核等因素影响,季末时点一般是流动性需求高峰期,市场利率往往会出现阶段性上行。”

参考往年规律,华西证券统计显示,跨季期间资金利率普遍显著上行,2020年—2024年跨季前一天,R001(1天回购利率)上行幅度均在25bp以上,其中2023年的R001单日上行幅度达159bp;3月最后一周,支持跨季的R007(7天回购利率)上行幅度普遍也在40bp以上。

梁斯表示,从往年经验看,在流动性需求旺盛时,监管部门也会进行相应操作,帮助市场跨越特殊时点的影响。

2025年一季度结束之际,央行是否会通过降准降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也备受市场关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会议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梁斯认为,整体看,当前国内经济整体向好,积极因素正累积增多。但政策层面需继续加力加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预计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需要及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采取相应操作,更好地提振市场预期,鼓励经济主体投资和消费行为,从而推动经济持续企稳向上。“4月份资金面大概率将呈现平稳的走势,预计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情况,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预计今年二季度降准降息窗口有望打开,并且今年的降息力度将高于去年。

(助理编辑:朱会珊审核:杜丽娟校对:颜京宁)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