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海洋局,“消失”
国家海洋局,“消失”
2018年3月13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建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有网友表示担心:海洋局“没”了,海洋强国建设将如何进行?
一、海警移交武警部队
按改革计划,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领导管理的海警队伍及相关职能全部划归武警部队,组建武警部队海警总队,称中国海警局,由中央军委领导指挥,不再列国务院序列。这一措施使得海警队伍由行政机关变为国家武装力量,身份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中国海警成立于2013年7月22日,由原国家海洋局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
二、海洋环保部分,合并至生态环境部
按改革计划,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将被合并进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为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方案提出,将……,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
众所周知,海洋环境很大程度上与陆地和岸上的环境治理有关,但以往海洋局能治海却治不了陆,无疑对海洋环境治理能力大打折扣。从统筹综合的角度考虑,生态环境部的成立确实很有必要。
三、融入自然资源部
按改革计划,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将被合并进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原来的有关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的职能,将在自然资源部继续得到履行。
自然资源部是一个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全新机构。有这样更高层次的机构统筹,海洋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有望更加顺畅地进行。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鉴于我国已全面走向深海大洋,海洋资源将不会单局限于我国的管辖海域,深海、极地事业以及管辖外海域的资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也将是自然资源部的管理范围,之所以对外要保留国家海洋局的牌子,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便利海洋外交、国际交流合作。
海洋强国如何建设?
国家海洋局从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消失,只是不再作为单独的机构实体存在。国家海洋局的牌子还在,改革不仅仅是物理组合,更是化学反应,它让我们强身健体,力量更加集中,身手更为干练,推动我们的海洋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除此之外,海洋事务亦不等同于海洋局事务。
地方队,持续发力!
新一轮机构改革
2024年1月20日新组建的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在杭州揭牌,2024年1月31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加挂省海洋局牌子,2024年2月2日人大任命标志深圳市成立海洋发展局,2024年2月4日相关消息表明海南省海洋厅已成立,2024年2月7日宁波市政府人事任命意味着市海洋经济发展局成立。
自2024年以来,浙江、辽宁、海南、广东等省份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逐步落地。目前看来,沿海地区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正朝向多元化发展。各地区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要和发展要求,在一定空间内设置主管部门,这对各地的发展实际上是大有益处的。
地方海洋局回归增强海洋发展管理职能
我国海洋行政管理机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为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1964年设立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海洋事务行政管理。此后,为加快自身发展需要,我国对涉海管理机构进行数次调整。在2018年机构改革中,原国家海洋局被撤销,新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其海洋综合管理任务由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海域海岛管理司、海洋预警监测司等3个内设机构承担。
在本轮机构改革中,尽管国家层面涉海机构似乎未发生新的变化,但各沿海省市立足发展实际,再次成立地方海洋工作厅局级管理机构,对海洋经济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和强化。
新一轮机构改革聚焦推动海洋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