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妊娠期 HCV 阳性怎么办?快来看看最新共识怎么说

图片

图片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有包膜的单链 RNA 病毒,目前仍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全球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发达国家。WHO 设定了到 2030 年将新发肝炎感染减少 90% 的目标(HBV 减少 95%,HCV 减少 80%)。自 2019 年以来,有望实现 WHO 目标的 9 个国家中有 8 个已将产前筛查纳入其计划。


图片


为给妊娠期 HCV 的常规产前筛查提供指导,以支持最佳实践并优化产前和传染病护理,加拿大妇产科医生协会(SOGC)于 2025 年 2 月发布了 No. 458 临床共识声明《妊娠期丙型肝炎病毒》,以替代 2017 年 7 月的 No.96 共识。


1

关键信息


1

每次妊娠都应进行丙型肝炎的常规筛查。


2

妊娠期诊断为丙型肝炎的女性应在分娩后转诊进行治愈性治疗。


3

妊娠期丙型肝炎存在显著的先天性传播风险,分娩后应对新生儿进行适当的随访。


2

具体建议


1. 产前 HCV 筛查



建议:应在每次妊娠的孕早期进行 HCV 抗体检测。如孕妇有 HCV 感染史(已治疗或未治疗),并且存在再感染风险或之前未进行病毒载量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活动性疾病,应进行 HCV 载量检测。不应重复进行 HCV 抗体检测,因为结果将保持持续阳性(强,中)。



解读:HCV 的围产期传播率约为 5%,一些研究报告的传播率高达 13.9%,HIV 合并感染患者的传播率是这一数字的两倍。产前筛查有两个好处:识别需要分娩后筛查的高危新生儿,以及新识别符合产后治疗条件的母体病例。


需要注意的是,HCV 抗体检测终生保持阳性,不应重复检测。对于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出现再感染/再激活时需要进行专家咨询。


2. 妊娠期治疗



建议:通过产前筛查或基于先前血清学检查诊断为 HCV 的个体应在妊娠后了解治疗选择,并与治疗提供者联系。目前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进行治疗(强,中)。



解读:目前关于治疗 HCV 的常用抗病毒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数据不足。理想情况下应在妊娠前完成治疗,或在产前筛查诊断后在妊娠后进行。此外,建议在治疗完成后 6 个月内不要怀孕,因为存在持续的致畸风险。


3. 妊娠期护理



建议:妊娠不会导致 HCV 病程恶化,妊娠期间不需要常规进行肝功能检测。然而,应在分娩后转诊进行治疗之前进行基线肝功能检测和纤维化评估(强,高)。



解读:与妊娠期乙型肝炎筛查一样,HCV 的产前筛查应在孕早期或第一次产检时进行。确认活动性疾病(HCV RNA 阳性)后,应转诊进行产后治疗,并与具有妊娠期 HCV 管理专业知识的提供者讨论。


HCV 感染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增加相关(某些研究中高达 4%),已知感染 HCV 的患者应在每次产前检查时筛查症状


侵入性操作,如羊膜穿刺术、绒毛膜取样或宫内输血,并非禁忌,但应与患者就这些操作进行风险-收益讨论。


4.  分娩期护理



建议:尽管传播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不建议在分娩过程中进行涉及胎儿和母体血液混合的操作,如胎儿头皮电极和胎儿血液采样。对于丙型肝炎患者,没有剖宫产或改变其他常规分娩护理的指征(强,高)。


解读:HCV 的围产期传播时间尚不清楚。没有证据表明剖宫产对母婴传播有阻断作用。在新生儿可能接受治愈性治疗的背景下,应慎重考虑侵入性胎儿监测的使用,并谨慎使用。


5. 产后护理



建议:丙型肝炎患者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但应建议在乳头破裂或出血的情况下避免喂养(强,高);新生儿检测应推迟至两个月大时(强,中);在出院前,应审查 HCV 的治疗计划并启动适当的转诊(强,高)。



解读:加拿大儿科学会目前的建议是对 HCV 感染患者所生婴儿的检测应个体化,但一般建议在 > 2 个月大时进行检测。因为在 < 2 个月大时,母体 IgG 抗体的胎盘转移而非感染可能导致 HCV 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


对于在 > 2 个月大时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个体,建议在 12~18 个月大时进行 HCV-PCR 血清学检测,因为 18 个月时 25%~50% 的新生儿感染会自行消退。


对于那些无法保证 12~18 个月随访的个体,建议在 > 2 个月大时进行 PCR 检测。如果为阴性,则不太可能发生垂直传播。任何 HCV PCR 结果呈阳性的儿童应转诊给儿科传染病专家或儿科胃肠病学家。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本指南不涉及非妊娠者或已知未治疗 HCV 妊娠者的筛查。



作者:欧阳振波

文图来源:参考文献

策划:sober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