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8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菲律宾喊话印度要联手对抗中国,还想军事夺岛?莫迪为何态度冷淡

菲律宾喊话印度要联手对抗中国,还想军事夺岛?莫迪为何态度冷淡?

2025年3月19日,菲律宾武装总参谋长布劳纳在印度一场论坛上发表言论,想要拉拢印度,共同抗衡中国,并建议双方加强合作,包括情报共享和联合军演,甚至提出“军事夺岛”的可能性。这番言论引发世界关注,但印度高层对此却反应冷淡。印度总理莫迪并未正面回应,仅由一名官员表示“尚不清楚此事”。菲律宾为何想要拉拢印度?印度为何不为所动?这背后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也是菲律宾国内政治困局的折射。

图片

菲律宾的动机:借“Squad”谋势,强化南海挑衅

菲律宾这番高调喊话的背景,与他在南海的战略焦虑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中菲围绕南海岛礁问题持续发酵。尤其是菲律宾对中国建设南海岛礁设施的指责,使得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张。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外交政策向美国倾斜,积极配合美国在南海的战略部署,加强军事合作,频繁举行演习,并从美国采购新型武器装备,“堤丰”中程导弹。

对于,布劳纳提到的“Squad”是菲律宾想要推动的“小圈子”,本质上是要扩展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遏华联盟。然而,这一计划并未获得日韩等地区国家的响应。菲律宾希望通过拉拢印度等国,提升在南海博弈中的筹码,但显然,这样的提议缺乏现实基础的。

图片

印度为何冷处理菲律宾喊话

印度对菲律宾的提议态度冷淡,背后有更深层次考量。近年来,中印关系经历了显著起伏,2020年的边境冲突一度将两国推至对抗边缘。然而,经过多轮谈判,双方在2022年的金砖峰会上达成了边境撤军共识,近期莫迪也公开表示,印度与中国正努力恢复正常的双边关系。

此外,印度的经济发展对中国供应链有着巨大的依赖。根据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350亿美元,其中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比高达60%。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挑衅中国对印度而言弊大于利。

与此同时,印度地缘战略的优先事项也强调平衡。在南海问题上,印度虽然与美国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但始终避免直接参与争端。印度的核心利益集中在本国周边地区,贸然介入南海可能导致与中国关系恶化,甚至影响印度经济与外交优势。因此,尽管菲律宾发出“合作”邀请,印度保持观望立场实属情理之中。

图片

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困局

国际上拉拢未果,菲律宾国内的政治风暴让小马科斯政府更加焦头烂额。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并送至国际刑事法院(ICC)审判,引发国内巨大争议。杜特尔特执政期间,以强硬反毒政策积累了广泛支持,而小马科斯政府对其采取审判行动,被认为是想要转移国内矛盾的做法。

不仅如此,小马科斯的家族内部也出现裂痕,他的姐姐伊梅·马科斯公开质疑逮捕杜特尔特的合法性。与此同时,莎拉的支持率快速攀升,为小马科斯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国内政治斗争的复杂局面,削弱了菲律宾在国际事务中的外交筹码,也让其“拉帮结派”的策略更显难以为继。

南海局势与地区安全的考验

菲律宾的积极挑衅和“小圈子”计划,可能对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产生深远影响。布劳纳提到的“军事夺岛”提议,虽然更多是政治表态,但如果被纳入实际军事行动范畴,可能导致南海局势进一步升温。

图片

东盟内部对于南海问题的立场并不统一,菲律宾的激进行为可能加剧内部分裂。美国虽然支持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但在地区战略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也未必愿意付出代价与中国直接对抗。

更重要的是,区域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对菲律宾的举动并不感冒。日韩两国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尤其是中国市场对日韩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贸然支持菲律宾的“小圈子”,可能给两国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图片

结语

从当前情况来看,菲律宾想要通过拉拢印度等国对抗中国的计划,不可能成功。无论是印度的冷淡回应,还是日韩的沉默,都表明菲律宾的“小圈子”策略,缺乏现实可行性。而国内政治斗争的加剧,也让小马科斯政府在外交博弈中更加被动。

南海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通过多边合作和理性对话实现。菲律宾过度依赖外部力量来对抗中国,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可能让地区局势更趋复杂。对于小马科斯政府而言,如何平衡国内矛盾与外交诉求,才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