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化洁 金文婷 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 潘珏
一、病史简介
女性,31岁,江苏盐城人,2023-04-10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咳嗽咳痰伴咯血3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
2020-01-01 咳嗽伴有少许咳痰,2020-03出现咯血,约10ml,附近社区医院予静滴抗菌药物(具体不详),咳嗽无好转。
2020-07-10 咳嗽咳痰加重,外院胸部CT:左肺下叶炎症伴不张。2020-08再次咯血,继续抗感染治疗。
2020-09-03 胸部CT:左下肺感染。2020-09-21当地医院呼吸科住院,胃镜:食管距门齿约35cm左前壁局部黏膜缺损;钡餐:食管瘘。之后出现发热、咯血,予鼻饲置管、抗感染等治疗。
2021-01-01予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多次行内镜下缝合,效果不佳。2021-02-19予上海某三甲医院行食管支架+胃造瘘术,术后恢复可。03-19移除食管支架,04-05恢复经口进食,无明显不适,04-21内镜下取出胃造瘘管。
2021-09-10 受凉后再发咳嗽,胸部CT:左下肺炎。社区医院予头孢菌素抗感染后好转。此后仍反复咳嗽咳痰,抗感染后可缓解。
2022-07-05 再发咳嗽咳痰,抗感染治疗无效,再次就诊上海该三甲医院,复查胃镜:反流性食管炎,未见食管瘘。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口服。
2022-09 仍有咳嗽咳痰,于上海该三甲医院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烟曲霉IgM阳性,余微生物检查阴性,予伏立康唑+左氧氟沙星抗感染。仍然反复咳嗽咳痰伴有咯血。
2023-04-01 咳嗽咳黄痰,伴咯血,偶伴呕吐,为查找左下肺病灶及咯血原因,04-10收住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二、入院检查(2023-04-11)
【体格检查】
T 36.4℃,P 100 次/分 ,R 20次/分,BP 111/86 mmHg。
神清,左下肺可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未及压痛、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8.74×10^9/L,N 52.0%,Hb 102g/L,Plt 307×10^9/L。
炎症标志物:hsCRP 10.9mg/L,ESR 50mm/h,PCT 0.03ng/mL。
生化:Alb 41g/L,ALT/AST 12/14U/L,sCr 55μmol/L。
T-SPOT.TB:抗原A/B 0/2(阴性/阳性对照:0/436);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抗原、EBV-DNA、CMV-DNA均阴性。
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阴性。
【辅助检查】
胸增强CT:两肺炎症伴渗出,左下肺脓肿伴部分不张,左下肺部分支气管扩张。
心超:未见异常。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青年女性,反复以咯血、咳嗽咳痰伴发热起病,多次胸部CT可及左下肺斑片性病灶,时有两肺散在炎症病灶,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可能有食管瘘导致肺部感染可能,但手术治疗后仍有反复左下肺感染病灶。目前仍有咯血伴咳嗽咳痰,WBC 8.74X10^9/L,N 52.0%,CRP 10.9mg/L,ESR 50mm/H,PCT 0.03ng/mL。综合目前资料,需考虑以下咯血伴咳嗽咳痰的鉴别诊断:
(一) 肺部感染性疾病:青年女性,多次以咯血伴咳嗽咳痰起病,胸部CT可见左下肺斑片性病灶,需考虑肺部感染性疾病,但相关病原体需鉴别:
厌氧菌:患者发病过程出现食管瘘,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需考虑厌氧菌所致左下肺感染可能。一般食管瘘病因解除后,肺部感染会得到改善,但该患者在食管瘘术后仍有反复咯血伴咳嗽咳痰,该疾病目前导致的左下肺感染可能性小。
肺曲霉菌:可表现为反复咯血、咳嗽等表现,但一般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且多有G试验及GM试验阳性,可完善痰曲霉培养、痰真菌三项核酸检测及痰NGS等鉴别;
分枝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均可引起咯血、咳嗽咳痰伴发热症状,但一般抗生素治疗多效果不佳,且肺结核T-spot多为阳性,可完善痰及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微生物检查包括NGS等进一步评估;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以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尤其感染加重时)为临床表现,高分辨率CT可见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等。该患者仅左下肺见少许支气管扩张表现,暂不考虑。
(二) 肺肿瘤性疾病:年轻患者虽少见,但需警惕腺癌或类癌,胸部CT可能显示肿块、毛刺征或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活检或CT引导下穿刺完善病理可排查。
(三) 先天性肺发育异: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病灶多位于左下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很少钙化。本例患者多次起病时完善胸部CT可见左下肺病灶,伴有咯血、咳嗽咳痰等表现,需高度警惕该疾病,可完善胸主动脉CTA进一步排查;
肺动静脉瘘:可导致咯血,胸部CT可见肺内异常血管影,可能伴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表现(鼻出血、家族史)。本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影,暂不考虑;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2023-04-11 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 ivgtt 经验性抗感染。
2023-04-12 胸主动脉CTA:右位主动脉弓上分支开口变异,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狭窄,弓后部管腔局限性膨突(憩室可能);左下肺实变灶,肺隔离症伴感染机会大,食管下段瘘口待排,两肺炎症。
2023-04-13行支气管镜:气管及右侧各级支气管管腔通畅,粘膜光滑,隆突锐利,未见新生物及瘘口。左侧支气管:各支气管管腔通畅,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及瘘口。左下叶后基底段见脓性分泌物溢出,予吸除,于左肺下叶后基底行灌洗,送微生物检验及mNGS。
2023-04-14 灌洗液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阴性,Xpert.TB阴性,GM试验、隐球菌荚膜抗原阴性,mNGS阴性。
2023-04-17 胸外科会诊:1.建议完善胃镜除外食管瘘可能;2.建议积极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3.除外食管瘘后,可考虑行手术切除病肺与异常主动脉来源供应肺部血供血管。
2023-04-17 予出院,待感染好转后评估手术时机及指征。
出院后随访:
2023-12-28 胃镜:距门齿35cm可见憩室,憩室囊带可见少量食物,口侧可见修补缝线锚定末端,肛侧黏膜增生样隆起,未见瘘口;胃体下部大弯原胃造瘘处已愈合。
2024-01-11 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肺隔离结扎术,手术探查左下肺膈面胸膜广泛粘连,分离粘连,发现肺底部与前纵膈扩张的食管憩室粘连致密,小心分离,发现异常动脉供血血管,组织夹结扎隔离肺异常动脉血管。考虑肺叶切除分离困难,为避免损伤食管,遂膨肺后予美外直线切割缝合器楔形切除左下肺支扩肺组织。
2025-03-10 仍有咳嗽咳痰,咯血较前好转。胸部CT:左下肺炎症病灶,左下肺部分支气管扩张。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左下肺隔离症伴感染
诊断依据
患者青年女性,以反复咯血、咳嗽咳痰伴发热起病,多次胸部CT可及左下肺病灶,一般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缓解。病程中发现食管瘘,治疗后仍有反复左下肺炎。2次气管镜微生物送检未查出明确病原体。我院胸主动脉CTA考虑肺隔离症机会大,反复评估后行胸腔镜手术,术中发现异常动脉供血血管,组织夹结扎隔离肺异常动脉血管。术后患者咯血好转,仍有反复咳嗽咳痰,复查胸部CT可及左下肺炎,故诊断之。
六、经验与体会
该患者为青年女性,以咯血伴咳嗽咳痰起病,多次胸部CT可及左下肺炎,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是病情反复,需高度警惕该疾病不是普通的肺炎,结合患者年轻起病及病灶位置,需怀疑肺隔离症可能,完善胸腹主动脉CTA排查。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仅次于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第二大先天性肺畸形,占所有先天性肺畸形的0.15%~6.45%,人群中发病率为1/20,000 。根据是否具有独立的脏层胸膜覆盖肺实质以及静脉回流情况,PS可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PS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与支气管阻塞、肺炎或胸膜炎相关的后天性疾病,很少与其他先天性疾病相关。相反,叶外型PS则被认为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前肠的先天性疾病,常伴随其他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膈疝和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叶内型较为常见,约占75%左右,而叶外型相对少见,约占15%到25%。叶内型多发生于左下肺。结合本例患者临床表现,考虑为肺隔离症叶内型。
PS特征是形成一个无功能的肺组织团块,该团块与气管支气管树不相通,并从体循环接收异常的血管供血增强CT扫描显示PS可表现为多种不同表现,包括肿块、囊肿、支气管扩张或肺不张。PS的确诊需要确定隔离肺组织的异常动脉供血。有研究显示胸主动脉(1384例,76.55%)和腹主动脉(334例,18.47%)是PS的两个最常见动脉供血来源,供血动脉数量包括1条(79.09%)、2条(15.99%)和2条以上(4.92%)。本例患者胸主动脉CTA及胸腔镜下手术证实供血动脉来自胸主动脉。
尽管目前尚未制定PS治疗的既定指南,但手术切除已被普遍接受为大多数P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无论有无症状。手术治疗可以实现以下目标:切除病灶、确诊、避免并发症发生和争议性肿瘤形成 。本例患者虽然进行了手术治疗,但因术中发现左下肺膈面胸膜广泛粘连,肺底部与前纵膈扩张的食管憩室粘连致密,为避免损伤食管,切除的病灶面积较小。术后患者咯血较前好转,但仍有反复咳嗽咳痰表现,近期胸部CT可及左下肺炎未好转,需进一步完善病原学,积极抗感染治疗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Yuyang Gao, Wenli Xu, Wenyan Li, et al. Epidemiology and prevalence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in Chinese population, 2010-2019. BMC Pulm Med. 2023 Jan 9;23(1):8.
[2] Siying Ren, Lulu Yang, Ying Xiao, et al.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in adult patients: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Respir Res. 2023 Jan 12;24(1):13.
[3] Gabelloni M, Faggioni L, Accogli S,et al.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what the radiologist should know. Clin Imaging. 2021;73: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