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

评论

9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俄军工混得这么差?苏-57原装雷达连印度都看不上,想换国产版本

AI划重点 · 全文约1698字,阅读需5分钟

1.俄罗斯计划向印度提供苏-57隐身战斗机的生产设施,引发国际关注。

2.然而,印度军方对苏-57的性能并不完全满意,建议使用印度本国“更为先进”的氮化镓雷达进行替换。

3.印度国产雷达“卓越”目前没有任何公开测试数据能够证实其具备氮化镓技术,公开性能仍停留在砷化镓阶段。

4.印度提出替换雷达的要求可能更多是出于经济与政治考量,如国产化面子工程、预算控制与价格博弈等。

5.如果印度无法突破国产雷达的技术瓶颈,其五代机梦想恐怕仍需更多时间来实现。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2025年2月举办的班加罗尔航空展上,俄罗斯方面透露,他们打算向印度提供苏-57隐身战斗机的生产设施。

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印度国内引发了热烈讨论。

图片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印度军方对苏-57战斗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同时也表示对苏-57的性能并不完全满意,并建议使用印度本国“更为先进”的氮化镓雷达进行替换。

这一要求不仅引发了技术层面的激烈讨论,也折射出俄印军事合作中复杂的利益博弈。

苏-57雷达系统的技术特点

苏-57作为俄罗斯隐身五代机,其雷达系统在设计上有别于美中两国的五代机。

图片

俄罗斯为苏-57配备了模块化的N036雷达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

X波段主火控雷达:拥有1514个T/R模块,最大探测距离可达400公里,可同时跟踪60个目标并攻击8个目标。

侧视雷达:扩展了探测角度至270°,极大提升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

波段襟翼雷达:用于电子战和远距离探测隐形目标,利用L波段的物理特性穿透隐身涂层。

图片

此外,苏-57的雷达系统通过“智能蒙皮”技术实现了天线与机体的深度融合,这种设计既提升了隐身能力,也增强了信息化水平。

然而,尽管俄罗斯的雷达技术已取得一定突破,与美国F-35和中国歼-20具备氮化镓材料的雷达相比,苏-57依然停留在砷化镓技术阶段,性能略显落后。

印度“卓越”雷达的争议

印度提出用国产“卓越”雷达替换苏-57的原装雷达,这一表态备受质疑。

图片

“卓越”雷达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下属的电子与雷达发展研究院(LRDE)研发,旨在满足印度五代机AMCA项目和苏-30MKI升级计划的需求。

根据公开资料,“卓越”雷达的性能参数如下:

配备超过1400个T/R模块,探测距离150公里(针对战斗机目标)至250公里(针对大型运输机目标)。

峰值功率为9.12千瓦,可同时跟踪5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4个。

图片

尽管印度官员声称“卓越”雷达已经取得氮化镓技术的突破,但目前没有任何公开测试数据能够证实这一点,公开性能仍停留在砷化镓阶段。

相比之下,俄罗斯N036雷达的模块数量更多,功能设计复杂,整体性能仍优于印度的国产雷达。

印度的动机:技术能力还是政治博弈?

印度对苏-57雷达系统的质疑并不完全基于技术原因。

图片

结合印度近年来的军工发展策略,其提出换装国产雷达的要求可能更多是出于经济与政治考量:

首先是国产化的面子工程。印度长期寻求国防工业自主化,强调国产设备的重要性。

替换雷达不仅展示了技术能力,还符合自研武器的政治需求。

其次是预算控制与价格博弈。印度在军购谈判中惯用压价策略,以技术不满为由要求更多优惠。

图片

雷达替换的要求可能是施压手段之一。

除此以外,还有地区防务外交战略。印度希望减少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依赖,同时在航空工业领域向其他国家展示自身实力。

然而,从技术层面来看,“卓越”雷达的性能与苏-57原装雷达差距明显,如果真的替换,不仅需要大规模改动苏-57的核心设计,还可能削弱战机的整体性能。

俄印合作的复杂博弈

俄罗斯在回应印度的换装要求时态度较为开放。

图片

据报道,俄方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印度完成雷达的替换,并帮助其建立苏-57的生产线。

这种做法背后反映了俄罗斯对印度市场的重视,同时折射出俄方在技术转让上的灵活性。

俄罗斯近年来频繁通过技术转让来吸引客户,印度作为其重要的军火采购国,自然成为重点对象。

苏-57E作为出口型号,其部分性能已被削弱。如果印度坚持换装雷达,俄方可能进一步简化部分设计。

图片

除此以外,由于乌克兰战争等因素,俄罗斯军工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对印度的大单自然不会轻易放手。

全球五代机雷达技术的对比与展望

从国际视角来看,苏-57的雷达技术虽然优于印度的“卓越”雷达,但与中美隐形战斗机相比仍有差距。

美国F-35的雷达系统具备氮化镓材料技术,拥有超强态势感知能力并可充当电子战系统。

图片

而中国歼-20的雷达技术更是快速发展,已开始使用氮化镓材料,探测能力和目标处理性能大幅提升。

俄罗斯雷达技术停滞在砷化镓阶段,尽管通过“智能蒙皮”等设计提升了性能,但在材料和模块技术上已显出竞争疲态。

结语

印度提出替换苏-57雷达的要求,既反映了俄罗斯军工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压力,也凸显了印度航空工业的信心与不足。

图片

从技术上看,苏-57原装雷达仍优于印度国产雷达,但印度的坚持可能更多是政治与经济博弈的结果。

如果俄印能在技术合作中找到平衡点,这场争议或许能成为两国军事合作的新起点。

但如果印度无法突破国产雷达的技术瓶颈,其五代机梦想恐怕仍需更多时间来实现。

参考资料

国际在线《俄罗斯要在印度设厂造第五代隐身战机苏-57》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1:01
限时0元领!免费31节思维体验 ,错过就没了!点击下方立即领取!
广告豌豆数学思维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