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央行:择机降准降息;李强: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每周金融评论(2025.3.17-2025.3.23)

热点

聚焦

01

央行:择机降准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央行多次释放“择机降准降息” 信号,主要基于以下核心考量:一是应对内外经济压力。国内需求较为疲软,外部环境复杂化。二是优化政策工具协同。总量与结构工具要进行结合,防范系统性风险。三是对政策实施的关键考量。不变因素加大促使我们要进行时机选择,要关注汇率的稳定。四是要关注对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影响。要关注对企业端、居民端、金融市场的影响。总结央行“择机”策略体现灵活性与前瞻性,旨在平衡短期稳增长与长期防风险,政策效果将依赖与财政(如超长期特别国债)、产业(如设备更新补贴)的协同发力。未来需密切关注二季度经济数据与美联储动向,政策落地节奏或随形势动态调整。(观察员/王茅)

重大

会议

01

李强: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3日上午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强表示,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也很关心全球发展走向。一段时间以来,对中国经济和世界形势,基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观察和分析可谓林林总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从三个视角,分享了一些观察和思考。从“春节经济”来看中国的发展活力。从全国两会来读中国的经济政策。从国际变局来思考世界发展进步的人间正道。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李强总理通过展示中国经济在“春节经济”中的活力,能够让人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巨大市场潜力,从而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持乐观态度。同时,对全国两会经济政策的解读,也让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稳定了市场预期,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这一主题高度契合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聚焦发展动能的释放和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各国提供了共同探讨应对挑战的平台。(观察员/周茗一)

重大

政策

01

消费贷新政落地:个人互联网消费贷上限提高至30万元,最长7年


从业内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在期限方面,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此次消费贷新政的调整,主要传递了以下信号:一是表达政策意图。提振消费信心,释放内需潜力。提高额度(最高30万)和延长期限(最长7年),旨在降低大额消费门槛(如购车、家装),缓解居民短期资金压力,通过金融杠杆撬动消费市场。二是体现经济背景。此举是稳增长压力下的主动作为。三是体现了对行业的影响,差异化竞争与风险并存。银行将更侧重优质客群(如公积金缴存者),互联网平台需转向场景化服务(如绑定电商消费)。(观察员/王茅)

重大

事件

01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不变


美联储于北京时间3月20日凌晨公布议息会议结果,将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截至目前,美联储2025年已连续两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回顾2024年,美联储是从9月开始启动本轮降息周期的,当年一共降息3次,共计100个基点。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美联储在2025年3月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量:一是美国通胀压力尚未完全缓解。美联储认为需更多时间观察关税对通胀的具体影响,避免过早降息导致通胀反弹。二是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特朗普政府的贸易、移民等政策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美联储需评估这些政策对经济的长期影响。特朗普政府施压降息以对冲关税负面影响,但美联储坚持政策独立性,避免被政治干预。未来展望美联储暗示年内可能降息两次(预计7月或9月),但前提是通胀持续回落、经济数据明确走弱。(观察员/王茅)

重要

数字

01

经合组织发布中期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和3.0%


当地时间17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发布中期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和3.0%,较去年12月的预测值分别下调0.2和0.3个百分点。报告指出,下调原因包括国家间贸易壁垒增加,以及地缘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和家庭支出造成压力。报道认为,当前全球依然面临重大风险,全球经济进一步分化。贸易壁垒增加幅度更大、范围更广,将打击全球经济增长并加剧通胀。同时,高于预期的通胀将促使货币政策收紧,并冲击金融市场。报告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将分别增长2.2%和1.6%,较此前预测分别下调0.2和0.5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1.0%和1.2%,均较此前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全球贸易壁垒以及贸易成本的增加对全球经济的增长构成压力,尤其是贸易冲突,会给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走向带来深远影响。当前全球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而且贸易冲突将进一步升级。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的贸易壁垒将会大幅增加全球的贸易成本,也会进一步限制全球国际贸易的流动,拉低现在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的上升,会进一步导致全球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加剧全球范围内的通胀压力。这种全球范围内无差别的贸易冲突,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也会在不同地区重新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这会给未来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和贸易走向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观察员/周茗一)


文字丨《清华金融评论》内容部

编辑丨周茗一

审核丨丁开艳

责编 | 兰银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