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固始县阳关街道凤凰园社区,今年52岁的网格员张玉文正在寻访。他每天的工作是走遍大街小巷、倾听群众诉求、重点采集各类问题、检查安全设备是否齐全等。提起当了网格员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他讲述了2024年10月10日晚的“一场虚惊”。
当晚,在巡查网格时,张玉文行至庞庄新村处,发现了一位老人骑车路过时被大风暴雨刮落的网线绊倒,张玉文赶紧扶起老人,观察到老人无碍后,才放心让其离去。想到此处邻近小学,白天来往行人和车辆很多,未免引发安全事故,必须尽快处理。
“考虑到处置电缆电路,我们街道没有相关专业能力,必须找技术人员尽快来解决。于是,我们第一时间通过‘信服通’平台,将该事件上报至县社会治理中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平台。”该县阳关街道办主任桑红阳介绍道。
“进入治理平台系统后,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县社会治理中心与有关部门,联合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公司积极协商处置,对该处网线重新固定捆扎,并升高线缆,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庞庄新村附近群众见证了这一幕,纷纷为高效治理竖起了大拇指。”张玉文介绍道。
河南省固始县作为全省人口大县,多年来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夯实基层基础上,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的主线,以社会治理高质量为“四高四争先”保驾护航。
该县通过加强网格管理,提升精细管理水平,让网格里的大事小情、矛盾问题,通过“基层吹哨,部门报到”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置。
“我县按照‘区域相近、便于管理、任务均衡’的原则,综合考虑所辖范围、人口数量、党组织设置等情况,对基层治理网格进行了科学划分,建立了网格3465个,形成乡镇(办)抓总、村(社区)负责、网格协同、居民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格局,确保了基层治理工作全覆盖。”该县社会治理中心主任丁树林说道。
据悉,固始县659个村(社区)按照网格划分选优配强“一长三员”队伍,选配网格长3366名,专职网格员2690名,兼职网格员10726名,网格指导员652名,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
网格员巡查,将基层治理“触角”深入到“群众家门口”。当前,该县通过移动终端上传网格各类动态信息共16400余条,涵盖了人员流动、便民服务事项上报、突发事件等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精细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依据。2024年以来,该县网格员自行处置事项(网格闭环)6214件,村(社区)闭环9648件,乡镇(办)闭环393件,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充分体现了网格化治理在基层治理中的预警、高效、及时等功能。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该县努力打造全民共治的治理体系,为基层治理高效强化了有力支撑。通过汇聚资源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团结各类组织、链接多种资源的作用,将社会分散、多元的党建要素纳入基层治理框架。突出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深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村级事务议事决策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让人民群众在产业发展、公共事务上踊跃参与、深度融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同时,该县建立“网格上报、每日研判、专题交办”工作制度,兼顾常态化防控与应急性处置,实行风险管控“全链条”,有效化解了诸如家庭重大矛盾、居民利益纠纷、信访堵点问题等影响基层长治久安、妨碍群众安居乐业的“不稳定因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健全完善。
2024年以来,该县“两难”问题工单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民生事项“未诉先办”等多项指标,均为全市第一方阵。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五基四化’目标,为高效能治理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科技赋能,细化责任分工,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型升级,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和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以县域基层治理高效能有力保障县域发展高质量!”丁树林表示。(来源:固始县委宣传部 作者钟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