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5

评论

21

2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达摩克利斯之剑悬顶!老牌头部房企,日子不咋好过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72字,阅读需4分钟

1.老牌房企万达集团持有的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80亿元股权被全部冻结,引发关注。

2.随着房地产告别黄金时代,老牌房企面临高杠杆扩张模式的反噬,债务违约风险陡增。

3.为应对危机,老牌房企纷纷采取抛售资产、裁员瘦身、缩减投资等求生策略。

4.然而,房企生存法则已变为现金流优先、债务可控、主业聚焦,自救中的老牌企业在债务重组与战略转型中重塑竞争力。

5.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敬畏市场规律,又能主动拥抱变革的破局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3月,一家老牌房企再添新麻烦,这让本就艰难的企业雪上加霜。
近两天,一则关于房企80亿股权被冻结的热搜新闻,再次引发大家对老牌开发商的扼腕叹息。

图片

此次陷入舆论漩涡中心的是万达,这家前全富王健林旗下的集团,被曝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其持有的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80亿元股权被全部冻结。
沧海桑田,风光无限的老牌头部房企们,逐渐走向了没落。不只是万达集团,其他开发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洗牌过后,“江湖只剩当年传说
曾经,以王石、王健林、杨国强、许家印等为代表的大佬们,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谈笑间,都是十几个几十个“小目标”的生意。
随着房地产告别黄金时代,传统的粗放型野蛮生长模式,已经不为市场所兼容。黑铁时代,房企的洗牌也就成了定局。
昔年的风云房企,很多都从带头大哥的位子上退了下来。现在的房地产江湖,只剩下关于它们的传说。
时过境迁,“皮带哥”失去了往日的惬意生活,前首富老王则为钱消得人憔悴,而彼时的“白衣骑士”还在畅想着能东山再起……
如今的老牌房企,犹如英雄末路。在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新形势下,除了“后浪”们的竞争,自身的债务危机,也是可持续经营的巨大挑战。
图片
房地产市场的激变,使得老牌房企们开始遭受高杠杆扩张模式的反噬。销售额的断崖式下跌,加之融资渠道的受阻,房企债务违约的风险陡增。
一旦出现暴雷,房企更会陷入房难卖、钱难回、资难融、债难还的恶性循环中。信用外壳被击穿,结局就是加速沉底,恒大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盲目的多元化战略,则是老牌房企陷入困境的另一推手。一段时期内,“不务正业”甚至形成了一股风潮,造车、卖水、玩足球的房企不在少数。
关键是,大量的资金砸进去,却没有对房企增收起到多大的贡献作用。
债务压顶,辗转腾挪空间有限
这几年,虽然政策组合拳不断挥出,但基本面仍没有明显的改观。进入2025年,集中到期的债务,依然是悬在房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图片
根据中证鹏元的统计,2025年房企到期债券余额3135.47亿元、回售余额2274.44亿元,其中3月、6月为偿债高峰。
Wind数据进一步显示,2025年3月有694.70亿元的地产债将到期,包括万科、龙湖、中交地产、招商蛇口都有较大规模债券在3月到期。
现在留给房企辗转腾挪的空间,已然不多了。抛售资产、裁员瘦身、缩减投资,成为老牌房企们的求生策略。
以万科为例,为应对危机果断“割肉求生”。2024年,万科通过出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深圳湾超级总部地块等资产回笼93.4亿元。
图片
2025年全年,万科共有16笔到期或行权的境内公开债和2笔境外债到期,合计债务规模约362.4亿元。
万科表示,将通过积极销售回款、推进大宗交易、加快非主营业务退出和争取融资资源等方式,全力应对2025年到期债务的兑付。
近期股权冻结风波中的万达,今年继续卖卖卖的策略。据报道,2025万达接连卖掉了旗下分别位于铜陵、宣城、淮北的万达广场。至此,万达售出了超30家广场,总交易金额超过百亿元。
当前,房企生存法则已变为,现金流优先、债务可控、主业聚焦。自救中的老牌企业,在债务重组与战略转型中重塑竞争力,将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而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敬畏市场规律,又能主动拥抱变革的破局者。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