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车新势力如理想、蔚来、小鹏、零跑等进入“复读生”阶段,面临更高的销量冲刺。
2.然而,目前尚无一家造车新势力能确保稳坐钓鱼台,仍需努力提升销量和资金实力。
3.为此,蔚来员工提出十条建议,呼吁公司从务虚转为务实,集中资源,直面现实。
4.另一方面,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再等三年或许就能知道谁能“大学”毕业找到工作。
5.最后,安阳分析认为,造车新势力需要在狭路求生中抓住机遇,提升销量和规模效应。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即将离职的蔚来员工在蔚来内部论坛发长文,向公司提出十条建议,呼吁蔚来应尽快从务虚转为务实,以市场为导向,拒绝幻想和口嗨,集中资源,直面现实。
报道称,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将该员工的吐槽贴置顶并且全员推送,他还在论坛回复称:“谢谢大家的建议,提升全员经营意识,从我自己做起。”李斌也在内部会议上告诫员工:“现在的挑战非常大,别家孩子已经考上大学,我们还在复读。”
“新生阶段”各有好成绩
何小鹏所言,非常真诚,也很客观。
汽车渠道专家安阳分析,包括理想、蔚来、小鹏、零跑在内的造车新势力,都走过了0~1的“新生”阶段,并且取得了各自的成绩,现在进入到了1~10的所谓“复读生”阶段,开始向更高的销量冲刺。
在“新生”阶段,理想汽车凭借强大的产品定义能力,精准洞察家庭用户需求,以“创造移动的家”为理念,打造出一系列契合家庭出行场景的产品。例如,理想L系列覆盖30万~50万元价格区间,首创“冰箱彩电大沙发”标签,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销售运营方面,理想更表现出出色的线上线下运营能力,在2024 年全年交付50.05万辆,历史累计交付113.39万辆,营收突破千亿元,成为首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蔚来汽车也在多个维度展现出强大实力。惊喜商城独具特色,用户能通过参与活动或日常用车积累积分,兑换从汽车配件到生活用品等多样商品,还设有社区功能,增强了用户间互动与对品牌的忠诚度,极强的用户运营能力在汽车行业内独一无二。蔚来还是全国布局充电桩和换电站数量最多的汽车品牌,“换电”成为蔚来的一大标签。而蔚来的融资能力更是堪称行业典范,成立至今累计融资超1150亿元。
小鹏汽车通过多方面举措实现发展突破。一方面,与大众展开合作,借助大众的供应链体系,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技术输出,得到专利费用为企业发展补充了血液;另一方面,引入汽车业名将、长城汽车前总裁王凤英,凭借其专业能力捋顺直营店与代理商的复杂关系,优化销售管理流程,铲除了企业腐败的毒瘤。同时,积极定义新产品,Mona 03成功拉动销量增长。2024年下半年,小鹏汽车销量开始快速增长,2025年势头更为强劲,前两个月销量均维持在3万辆以上。
没有一家新势力稳坐“钓鱼台”
经过几轮残酷的大浪淘沙,如今依旧能够留在舞台上的造车新势力,无一不是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竞争的洪流中闯出了一片天地。但安阳也直言,每家企业也都经历过至暗时刻,目前还未有一家造车新势力拥有绝对胜出的优势。
蔚来汽车自创立以来,在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却长期受盈利与资金问题困扰。从财务数据来看,2018~2023年,蔚来累计亏损超86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约155.3亿元。在安阳看来,蔚来没有将技术资本和充换电积累很好地转化成销量。其旗下三个品牌独立、分网销售,在营销效率和销售网络上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我建议,蔚来将乐道和萤火虫转变为蔚来品牌旗下的不同产品系列,同时借鉴问界的集约化销售模式——将尊界高端品牌和问界品牌在同一4S店销售,分别设立不同的销售团队。”安阳说。
小鹏汽车在Mona 03上市前,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销量相当惨淡,可以说是Mona品牌拯救了小鹏汽车,但Mona的后续产品还能延续爆款路线吗?这相当关键。安阳认为,小鹏销量取得了飞速进步,但整体销量还不够大,后续在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内能否产生新的爆品,与Mona 03和小鹏G6、P5、P7形成10万~30万元价格区间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着实重要。“这其实非常难,因为今年除比亚迪之外,国产品牌和合资品牌在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会投入更多纯电和增程产品。”他说。
零跑汽车近来风头无两,产品定位和性价比都相当能“打”。但安阳介绍,从去年8月到今年3月,零跑的渠道门店退网约100家,又新增约300家,总体来看,渠道尚不稳定。零跑应聚焦让渠道经销商真正赚到钱、稳定下来、把小门店经营成长期稳定的大门店。而零跑的另一个长期隐忧则是上升空间问题,零跑的产品定位固定在10万~25万元价格区间,这使得其冲击高端存在一定难度,当销量达到一定顶点后可能走下坡路,是否在合适的时机冲击高端,是零跑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从销量和资金实力来看,眼下最稳健的莫过于理想。然而安阳指出,蔚来、小鹏和零跑都有国资背景或者大型车企兜底,惟独理想没有这样的“靠山”。此前,理想推出MEGA产品陷入巨大的舆论风波,可谓电动化转型出师不利。现在,理想似乎已经将所有目光聚焦到AI,但AI是长期投入,短期内不会帮助理想大幅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率。理想的下一个目标是冲击百万辆销量,这就需要15万~20万元价格段的产品帮助走量,理想能否做好这一价位产品,并且将推迟的电动化之路走好,非常关键。
“复读生”的狭路求生
强调自己“复读生”身份的背后,是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带来的紧迫感。与跨国车企在中国销量不佳可以通过海外市场弥补不同,造车新势力的主战场就在国内,国内销量和财务表现直接决定着市场信心。
事实上,以国资背景和汽车大集团为背景的造车新势力,短期内“死不掉”,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变成某汽车集团的子品牌。但如果再遭遇至暗时刻导致资金紧张,造车新势力能否在淘汰赛阶段挺住,尽可能少地被国有资金或者其他集团输入资金、侵占股比,保证原始股东依旧保持公司的决策权和运营权显得尤为重要。
在安阳看来,造车新势力“复读”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实现年销售50万~60万辆,因为只有达到这一销量水平,才有能力养活两个工厂;只有拥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才能支撑企业向上发展。理想、蔚来、零跑、小鹏目前都拥有2个甚至3个工厂。但令人担忧的是,未来3~5年并非造车新势力冲击销量的黄金期。
从2016年至今,国内汽车市场的年销量涨幅不超过5%,偶尔还出现负增长。在整体市场容量没有大幅增长的前提下,造车新势力想要抢占其他车企的市场份额存在难度。因为其他车企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比如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已经下定决心保住现有的市场份额,造车新势力似乎只能抢夺丰田、本田、日产、现代起亚、福特等外资品牌的蛋糕。然而这些品牌也并非坐以待毙,其相应的增程、插混和纯电产品也在规划当中,1~2年内会陆续投放市场。换言之,留给造车新势力提升销量的空间并不大。
不过,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可见今年国家层面促消费的决心之大。安阳判断,或许后续汽车金融领域会推出8~10年的长周期贷款,或者地方政府甚至国家层面给予利息补贴,如果能促进汽车销量大盘上涨2%,就多出40万辆左右的销量。“这时,就看哪家造车新势力能凭本事抓住这样的机遇了。”安阳最后说道。
文:郝文丽 编辑:黄蓓 版式:李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