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中金:港股低迷时积极介入 亢奋时适度获利 短期切向红利及科技仍是主线

图片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过去一段时间,港股市场这种剧烈的上下起伏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2月底以来,虽然市场多次由短期情绪和资金涌入催化快速上冲,但始终无法“有效突破”该行早前给出的点位。该行在2月16日与2月24日连续发布《中国资产的重估?》与《再论中国资产的重估前景》两篇专题报告,测算恒指中枢23,000至24,000点,乐观情形25,000点,建议在这一区间附近观望不必追高,如果不选择获利可以适度调仓至红利。回过头来看,这一观点是有效的。

当前市场重估到什么位置了?该行在3月10日发布的《港股还能买吗?》中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对比。首先,情绪层面,本轮恒指和恒生科技的涨幅基本全由风险溢价ERP回落贡献。当前恒生指数风险溢价为6.0%,与去年“924”以及2023年初高点对应情绪接近,对应当前恒指23,000至24,000点(将历史上市场高点点位的情绪代入到当下的无风险利率与盈利预期环境下所得)。如果进一步假设“含科量”40%的科技板块降至2021年恒科历史高点点位的情绪水平,而其他60%不含科部分持平于当前,那么可以推动恒指到25,000点。

中金指,本轮行情的本质是DeepSeek“破圈”对科技板块的重估,决定了恒指40%的“含科”部分仍是中长期主线。但当情绪计入充分且估值修复至合理位置后,市场焦点自然会转到未来盈利空间上,市场分歧加大,再往上也需要更强的催化剂(类似一个月前阿里巴巴-W(09988)资本开支大超预期)。近期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随着业绩期的开启,很多龙头公司如腾讯控股(00700)、小米集团-W(01810)和小鹏汽车-W(09868)等业绩超预期后反而下跌,说明一些资金借机获利了结。再加上腾讯的资本开支并没有大幅超出预期,直接导致业绩公布后IDC龙头大跌。当前由情绪和预期主导的“第一阶段”修复已经基本完成,如果后续盈利空间打开,可以出现此前英伟达“越涨估值越低”的情况,但这也是市场分歧最大的地方。

前一周五(3月14日)在生育补贴和其他消费政策的催化下,传统消费龙头股如白酒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大涨也让许多投资者一度充满期待。不过该行认为,本轮行情向除科技外其他板块大举扩散的概率较低,除非第一是科技改变和解解决了整体宏观去杠杆和收缩问题,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修复;要么第二是宏观总量政策配合加码,尤其大幅度的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

接下来怎么看?中金认为港股低迷时积极介入,亢奋时适度获利;短期切向红利,科技仍是主线。整体上,中金表示维持指数上恒指23,000至24,000点、乐观25,000点预测,结构上40%的“含科”部分仍是主线判断。该行此前提示,在这一位置去追的话,性价比不高。如果不愿意降仓位的话,也可以适度调整仓位到红利风格,但科技仍是主线,可以待合适的位置和催化剂后再切换回来,实现波动的对冲。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