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空军第六代战机F-47选择有人驾驶设计,而非完全由AI驱动,尽管AI技术在无人机领域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2.F-47的核心目标是接替老化的F-22 Raptor,作为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的核心。
3.然而,AI在空战场景中面临技术挑战,如实时判断敌人意图、调整战术和应对突发状况。
4.战略需求和人脑压阵也是考虑因素,人类飞行员在复杂决策上的优势目前仍无法被AI替代。
5.未来,AI将在F-47中发挥更多作用,如处理海量数据和分析战场情况,但人类飞行员的地位暂时不会受到威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3月21日,当特朗普在白宫宣布波音拿下F-47战斗机合同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因为丢失了这个单子而遭遇股价重创。
但科技界却开始探讨一个话题:在AI技术足以让无人机自主猎杀的年代,美军为何还要砸200亿美元,造有人驾驶的六代机?
作为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的核心,F-47的目标是接替老化的F-22 Raptor。
在AI、机器人、无人机技术崛起的当下,F-47并没有像科幻电影里那样,变成完全由AI驱动的无人战斗机,而是选择了有人驾驶的设计,这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01
F-47是什么?
NGAD计划又在玩什么花样?
要搞清楚F-47的定位,先得了解NGAD计划。
NGAD是美国空军为了应对未来空战威胁推出的一项大工程,不同于过去那种“造一架万能战斗机”的思路,它采用了一个“系统家族”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打造一个核心平台,再搭配一群助手。
F-47就是这个核心,官方称它为“穿透性反空战飞机”(PCA),专门用来在敌人重兵防守的空域里发动空中突袭。
而它的助手则是群体出动的无人协同作战飞机(CCA),有点像忠诚的僚机,负责侦察、干扰或者火力支援。
所以,F-47并不是孤军奋战,每次出战必然带着一大帮无人机小弟。不过,它既然有无人机的技术,为什么不直接让AI接管,把F-47也变成无人战斗机呢?
02
技术还没到那一步
AI这几年确实火得不行,无人机也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像侦察、扔炸弹这些活儿干得挺漂亮。
但要让AI完全接管一架战斗机,尤其是在空战这种瞬息万变的场景里,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空战不是简单的直线飞行加按按钮开火,它需要实时判断敌人的意图、调整战术,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些事对AI来说要求太高了。
现在的AI在处理数据、认清目标方面很强,但遇到没见过的情况,需要随机应变时,就容易掉链子。
比如,敌人突然换了个新战术,或者战场上信号被干扰,AI能不能稳住局面?现在的技术还没靠谱到能把生死攸关的任务完全交给AI。
03
战略需要人脑压阵
除了技术问题,战略需求也是个大因素。
空战不是打游戏,环境复杂多变,高手之间的博弈往往拼的是经验和直觉。人类飞行员打了这么多年仗,积累下来的实战智慧,不是AI短时间内能学来的。
比如对手实施战术欺诈,AI可能按照惯性的推理直接冲过去,但老练的飞行员一眼就能看出不对劲,马上调整策略。
再者,有些任务光靠程序不行。
空战中难免会遇到需要临时拍板的时刻,比如发现目标旁边有平民,是打还是不打?这种事涉及到道德和责任,AI没法扛。
有一个普遍认知是,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人类飞行员判断力是AI比不了的,至少现在是这样。
04
AI靠不住和无法担责的风险
说到AI,还有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可靠性。
AI系统再聪明,也是人造的东西,可能会出错。黑客攻击、软件故障,或者单纯的误判,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比如,AI把友军认成敌人,或者关键时刻死机,后果不堪设想。
F-47这种级别的战斗机,任务往往是决定战局的关键一击,美国空军可不敢拿这么大的赌注去试AI的运气,关键是,AI也没办法承担失败的责任。
相比之下,人类飞行员虽然不是完美的,但至少能靠经验和训练把风险降到最低。
05
有人+无人,黄金搭档
别看F-47是有人驾驶的,它可不是跟无人机划清界限。NGAD计划里,无人协同作战飞机(CCA)是F-47的重要帮手。
这些无人僚机可以干些脏活累活,比如冲到前面探路、吸引火力,或者直接当炸弹牺牲自己。这样一来,人类飞行员就能专心指挥和决策,把危险留给机器。
这种组合的好处很明显:既发挥了AI在执行重复性任务上的效率,又保留了人类在复杂决策上的优势。
而且,无人机的成本比F-47低很多,损失了也不心疼,能有效降低整体作战风险。
06
未来会怎样?
虽然F-47没彻底拥抱无人化,但AI在里面还是有戏份的。它会负责处理海量数据,帮飞行员分析战场情况、识别目标,甚至给出战术建议。
可以说,AI在F-47里更像是超级助理,而不是主角。长远来看,随着技术进步,AI的角色肯定会越来越重,说不定哪天真能当上“副驾驶”,甚至接管更多任务。
在眼下,美国空军对完全无人战斗机还是持谨慎态度。人类飞行员的地位暂时不会动摇,AI更多是来帮忙的,而不是抢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