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内银团贷款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点,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从制度保障、市场环境等方面予以完善
作者|张吉光 傅家范「上海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
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6期
我国银团贷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08年以来,经济刺激政策催生了大量建设项目融资需求,由于银团贷款汇集多家银行的资金共同支持,具有分散风险、规模优势等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大项目长期、大额的资金需求,因此这一时期银团贷款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数据,2023年末,我国银团贷款余额超过16万亿元,占全部对公贷款的14.5%,已成为贷款业务品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银团贷款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点,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从制度保障、市场环境等方面予以完善。
银团贷款市场发展特点与制约因素
二是大型银行在银团贷款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当前银行资产配置承压的环境下竞争优势更为突出,不利于中小银行的广泛参与和风险分散。从银团贷款参与银行的市场份额看,政策性银行及大型银行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合计银团贷款规模达到13.6万亿元,占全部银团贷款规模的85%,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当前银行面临资产配置承压、利率水平整体下行的市场环境,优质项目较为稀缺,银行自发自觉组建银团的主观意识不强,部分牵头行的承贷占比甚至超过50%,银团贷款的分销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从定价角度看,优质项目的融资方议价能力往往较强,作为牵头行的大型银行负债成本低,能承担较低的贷款利率;中小银行作为参加行往往是银团贷款利率的被动接受方,负债成本高,在部分情境下甚至可能因较低的定价水平而退出筹组。这些因素导致中小银行参与银团贷款的比重较低,难以真正实现风险分散。
三是银团贷款二级市场不活跃,制约了长久期资金参与者、投资者的加入。在缺乏信贷资产流转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目前包括银团贷款在内的大部分银行信贷资产缺乏流动性,而银团贷款往往期限较长、金额较大,部分项目储备较多但因资本约束等因素缺少信贷投放空间的银行,难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有效流转,不利于银行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资产久期、分散信用风险、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此外,缺乏完善的二级市场也间接制约了部分长久期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等)参与银团贷款市场。相比之下,国际上银团贷款业务有着庞大的二级市场,因流动性好、产品趋于标准化,参与主体涵盖了商业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多元投资者主体,为长期限、大金额的银团贷款融资提供了多元化的、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银团贷款市场发展趋势
一是银团贷款投向更加多元化。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经济增长动力将逐步由传统房地产、基建驱动向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先进产业、行业驱动,银团贷款的服务方向、投向结构势必相应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投资周期较长、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高新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绿色产业,有望更多地通过银团贷款实现金融服务对接,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这一趋势在近年来已有所显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制造业银团贷款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速达到77%,正在逐步增长为银团贷款投向的重要行业。
二是银团贷款参与主体更加丰富。《管理办法》引入了“分组银团贷款”的概念,银行可根据贷款期限、利率等条件进行灵活分组,在同一银团贷款合同中为客户提供不同条件的贷款选项,有利于改变以往银团模式较为单一的状况,提高银团贷款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便于中小银行灵活参与银团贷款,通过专业化、特色化银团服务,避免在诸如定价、期限等方面与大型银行直接竞争。
三是银团贷款的金融属性有望提升。2010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提出了信贷资产转让的整体性原则,不允许“按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整体按比例进行分割”的方式转让。2024年发布的《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对“整体性原则”进行了突破,允许银行将其持有的银团贷款部分转让,限于将未偿还本金和应收利息一同按比例拆分转让。这有利于银行盘活存量银团贷款信贷资产,促进银团贷款资产金融属性的提升,为保险、资管等非银机构参与银团贷款投资创造了基础标的和优质资产获取渠道。银团贷款投资参与主体的增加,将进一步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提高二级市场活跃度和转让便利性,最终将提高银行在不同经济与利率环境下优化资产久期策略的能力。
政策建议
二是完善银团贷款分层合作机制,引导更多银行参与银团贷款。鼓励银团贷款创新筹组模式,充分利用“分组银团贷款”模式,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中小银行、外资银行参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风险分散。建设联合授信平台,由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帮助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各类银行对接优质银团项目。针对中小银行开展银团业务培训,提升项目管理、项目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完善银团贷款二级市场建设,进一步丰富我国金融市场的层次和产品、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功能,提高全社会信贷资源的再配置效率。《管理办法》出台后,银登中心发布了《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银团贷款转让交易业务规则(试行)》,细化了银团贷款转让交易规定,有利于银团贷款二级市场建设。后续应围绕提高转让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有效监管防范转让过程中的风险、建立更加完善的银团贷款二级市场定价机制等,从交易平台搭建、信息系统建设、操作制度规范、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探索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一个信息透明、运行高效、定价合理、安全有序的银团贷款二级市场。■
(本文系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供职单位观点)
(责任编辑 张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