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的竞争对手正在逐渐增强,对其企业帝国构成威胁。
2.SpaceX在卫星发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竞争对手如亚马逊的“柯伊伯计划”和蓝色起源的“新格伦”火箭可能构成挑战。
3.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面临通用汽车、现代汽车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4.此外,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大挑战,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占据主导地位。
5.尽管如此,马斯克手中的王牌包括SpaceX的大型“星舰”火箭和特斯拉与xAI合作的人形机器人领域突破。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Musk Inc is under serious threat
The world’s richest man has lost focus. His competitors are taking advantage
世界首富已失去专注。他的竞争对手正在趁机发展。
Photograph: Getty Images
2025年3月23日 旧金山
直到最近,埃隆·马斯克还不太需要担心竞争对手。他曾将自己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所面临的竞争,形容为“每天从世界各地工厂源源不断产出的大量燃油汽车”,而非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涓涓细流”。他的火箭公司SpaceX,大幅压低了成本,还智胜那些臃肿的老牌航空航天企业,几乎营造出了一种战无不胜的光环。
然而,如果马斯克能从抨击美国政府所带来的陶醉感中抽离出来,他可能会注意到一些情况。问题不仅在于他今年引发的政治风暴正在损害他旗下公司的品牌形象,还在于支撑他企业帝国的两大业务——约占其企业帝国价值的90%,很可能也贡献了其全部利润——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位世界首富已经失去了专注,如今他也成了众矢之的。
先从SpaceX说起。去年,全球每六次航天器发射中就有五次是由SpaceX进行的。通过旗下的星链(Starlink)部门,该公司拥有太空中60%的卫星。去年12月,SpaceX进行了股票出售,估值达到3500亿美元,比上一轮估值高出三分之二。咨询公司奎尔蒂太空(Quilty Space)的克里斯·奎尔蒂表示,星链作为其主要的利润引擎,今年有望实现超过110亿美元的收入和2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
然而,如今马斯克激进的干预行为正在让SpaceX的客户感到担忧,而且此时竞争对手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他时而威胁要终止星链对乌克兰的支持,时而又收回成命,这引发了一个棘手的信任问题。欧洲的政界人士正在思考,作为战略卫星通信的长期供应商,马斯克的可靠性究竟有多高。对替代方案的寻求推动了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股价上涨两倍多,该公司是为宽带公司提供卫星服务的一网(OneWeb)的法国所有者。
没有哪家欧洲供应商能在低轨道卫星数量上接近星链的7000颗(欧洲通信卫星公司仅有600颗)。也没有哪家能在价格上与之竞争。正如另一家太空咨询公司布莱斯科技(BryceTech)的西蒙·波特所说,目前的这些担忧“更多是虚张声势,而非实际行动”。然而,星链可能很快就会面临来自亚马逊“柯伊伯计划”(Project Kuiper)的有力竞争,该计划旨在将3000多颗卫星送入低轨道,打造一个基于太空的宽带网络。如果该计划得以实现,美国以外的一些客户可能会认为,相比反复无常的马斯克旗下的产品,他们对亚马逊的产品更有信心。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也在通过蓝色起源(Blue Origin)加快在发射业务上的发展步伐。他的火箭公司与“柯伊伯计划”相互独立,但已获得了发射该计划多颗卫星的合同。今年1月,贝索斯的“新格伦”(New Glenn)火箭首次发射就成功进入轨道。如果蓝色起源能够利用可重复使用火箭实现多次成功发射,它就可能成为SpaceX的有力竞争对手。按发射次数计算,SpaceX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也有可能成为有力竞争者,该公司今年将推出一款名为“中子”(Neutron)的新型火箭。
特斯拉面临的威胁更大,也更为紧迫。从去年12月中旬1.5万亿美元的峰值以来,特斯拉的市值已缩水约一半。激进分子一直在美国和欧洲的特斯拉展厅外抗议,对马斯克的行为表示愤怒。不过,共和党人也购买特斯拉汽车。抗议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与SpaceX一样,特斯拉面临的竞争也在加剧。事实上,甚至在马斯克开始抨击官僚机构之前,该公司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优势就已经在缩小。通用汽车去年的电动汽车销量比2023年增长了50%,目前正与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竞争,争取成为美国第二大电动汽车供应商。尽管特斯拉仍是市场领导者,但一直看好特斯拉的投资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预测,该汽车制造商在北美电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将从两年前的68%降至今年的53%。由于该公司为了击败竞争对手而降价,利润率已经收窄。由于外部面板粘贴所用胶水存在问题,美国几乎所有的赛博卡车(Cybertruck)都被召回,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特斯拉的前景似乎更加黯淡。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是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的三倍多。今年2月,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同比暴跌49%,而比亚迪的销量则增长了161%。特斯拉的销售疲软,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国消费者在等待2月推出的升级版Model Y。但比亚迪此后抢尽了风头。3月18日,这家中国公司推出了一款充电系统,称其可以在五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满电,用时仅为特斯拉充电设施的一半。一些专家将其形容为汽车行业的“大模型时刻”。
比亚迪也让特斯拉被看好的另一个因素——无人驾驶技术——受到了质疑。特斯拉的驾驶辅助系统被其夸张地称为“完全自动驾驶”(FSD),而实际上在其他人看来这只是2级自动驾驶,这意味着驾驶员仍需将手放在方向盘上并保持注意力集中。看好特斯拉的人认为,向4级和5级自动驾驶(即完全自动驾驶)迈进,是该公司致力于变革交通运输的下一个阶段。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的汤姆·纳拉扬认为,在他对特斯拉的估值预测中,近四分之三来自对该公司将开发出低成本的机器人出租车车队(没有踏板和方向盘)的预期,这将彻底改变网约车行业的经济模式。
然而,上月底比亚迪推出了一项名为“天神之眼”的先进驾驶辅助技术,且不收取额外费用,这令汽车行业大为震惊。这几乎与特斯拉推出精简版中国版“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时间完全重合,而后者每辆车需额外收费约9000美元(大致相当于比亚迪最便宜车型的价格)。比亚迪的低价竞争策略,再加上传统汽车制造商在技术上的进步,使得一些华尔街分析师下调了对特斯拉的长期预期。咨询公司汽车市场策略(Sino Auto Insights)的涂乐表示:“在中国,特斯拉已不再是引领者,而是被别人牵着走。”
马斯克手中仍有王牌。SpaceX仍在测试中的巨型“星舰”(Starship)火箭,有望再次改变卫星业务的格局,它能够搭载比该公司目前的主力火箭“猎鹰9号”(Falcon 9)大得多的卫星群。特斯拉正期待着与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合作,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而xAI本身已成为他企业帝国中颇具价值的一部分。据说该公司正以75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100亿美元资金。就连曾名为推特(Twitter)的X公司,似乎也已经恢复了马斯克在2022年收购它时损失的大部分价值,这或许要归功于它在xAI的股份。据报道,这家社交媒体网站刚刚进行了融资,企业估值约为440亿美元,与马斯克收购它时的价格相当。
3月20日,马斯克临时召开了一次全员大会,以激励特斯拉的员工。他宣称,机器人出租车很快就会从公司的生产线上驶下,每辆车的组装时间“不到五秒”,而且明年将生产出5万个仿人机器人。人们相信马斯克能够实现这些远大目标,这也正是推动他旗下公司的价值飙升至极高水平的原因。他可能觉得,自己迄今为止的成功让他有权暂时涉足政治领域,尤其是如果他能够废除一些限制其雄心壮志的监管规定的话。但他的竞争对手可不会浪费这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