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

3月22日,龙华区水务局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在大浪商业中心举办“共建节水龙华 你我携手同行”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知识问答、生活化的节水妙招分享、沉浸式互动体验,数百市民在春日暖阳中共同上了一堂生动的节水必修课,掀起节水护水热潮。

图片

图片

知识问答+妙招分享,节水有“知”更有“趣”

活动现场设置节水知识学习区、节水互动答题区,市民们踊跃参与知识问答。在答题过程中,工作人员化身“节水知识传播官”,以“拉家常”式的温馨互动开启节水共学行动。他们手持互动答题板,结合现场易拉宝展示的水资源现状数据,用“厨房里的节水账本”“卫生间的节水玄机”等生活化话题,与市民展开零距离交流。

图片

“深圳一直以来高度依赖境外引水,本地水源匮乏”“每天漏水的龙头能流走70升水”……当一组组数据变成“家庭水账单”,市民们纷纷凝神计算。工作人员趁热打铁,介绍“一水多用”妙招:淘米水含多种微量元素,用来浇花既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又能为植物提供天然养分;淋浴间里放置塑料桶,可以收集预热阶段的清水用于冲厕。多种场景化的介绍让节水理念变得可触可感。

图片

不少市民们展现出丰富的节水知识储备。75岁的张阿姨现场分享持家秘诀:“菜盆永远放着接水桶,每天白赚三桶水!”这位“资深节水达人”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实践,将节水智慧凝练成最朴实的家庭哲学。7岁萌娃梅同学与姐姐搭档答题时,面对“老旧小区水管改造意义”的提问,则认真解释:“旧水管会偷偷漏水,改造后就像给水管穿新衣!”稚嫩的童言引发围观群众会心一笑。在轻松愉悦的互动中,节水智慧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

工作人员还向市民们发放节水知识小卡片,让节水行动从“指尖”流向“心间”。“原来节水标识背后藏着这么多学问!”在龙华居住8年的尹女士举着刚获得的节水知识卡如获至宝,“今天学到了好多新知识,回去要和家人分享”。

图片

图片

全链条监管+精准化施策,龙华着力打造节水典范城区

去年,龙华区以“全链条监管+精准化施策”的治水新范式交出亮眼成绩单: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锐降15%,超额完成节水双控目标,为深圳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注入强劲“水动力”。

龙华区通过实施项目准入、过程监管、利用管控“三关”机制,完成2个园区水资源论证评估,8个项目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动态调整54项用水计划,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58.40万元;推动545个重点用水单位按规定开展水量平衡测试,推动全区年用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公共机构分项计量全覆盖,织密节水监管网络。

在产业节水领域,富士康观澜园区被评为市级节水型工业企业标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农业领域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成98.8亩高标准农田改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81;城镇降损攻坚成效显著,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4.30%,全年爆管同比下降35.42%。非常规水源利用实现突破,再生水日利用量突破1.3万立方米,实现再生水替代自来水利用量超780万立方米,较2023年提升85.7%。

此外,龙华区政策创新与硬件升级双轨并行,实施非市民超定额累进加价和市民阶梯水价制度,倒逼用水效率提升;建成64公里再生水管网覆盖全域,形成“产-输-取-用”全链条体系。同时累计创建105个节水型小区、27个节水型工业企业(园区)、115个节水型单位,节水示范效应持续放大。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参与-思考-行动’的闭环设计,让节水成为全民自觉。”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节水宣传活动还将走进机关、校园等,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的理念深入每个家庭,共同守护龙华的碧水长流。

图片

图片

春日的龙华,节水护水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当童声与银发共鸣,当数据与生活场景对话,这场全民节水行动正汇聚成守护生命之源的磅礴力量。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白念平

编辑: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