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2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鳗”不住了!如东海上也能捞“黄金”?

春潮黄海,生机勃发,一年一季的鳗鱼捕捞作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鳗鱼捕捞量显著增加,眼下,渔民们正抢抓最后20余天的黄金期,加紧捕捞作业,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图片

中午时分,阳光洒满海面,渔民们装备整齐,随着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渔船缓缓启动,向着大海深处驶去。“一般在每年的1月初下网,今年我们一共下了200张网,多的时候一天能捕两千多条,少的时候也有七八百条。”话音刚落,船长葛永将手中的捕捞器抛入网架中,等待鳗鱼苗的到来。

图片

鳗鱼苗,因其极高的经济价值,被称为“水中软黄金”。由于体型微小,如同银丝般在海水中若隐若现,因此捕捞鳗鱼苗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渔民们凭借多年的经验,精准把握捕捞时机。“先用钩子钩住网架,取出提前抛下去的捕捞器,把里面的鱼获倒出来后,还需要进行挑拣,剔除其他品种的小鱼。”葛永一边讲解捕捞过程,一边收起手中的捕捞器,细密的网眼中满是活蹦乱跳的鳗鱼苗,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据了解,今年鳗鱼苗市场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回落。葛永告诉记者:“最贵的时候是1月份,每条能卖7块多,现在最多只能卖到4块左右,但是今年的捕捞量比往年增加了三倍,整体收入还算可观。”今年,葛永淘汰了往年一直使用的竹架网,改用排网进行捕捞作业,这类渔网材质较软,具有抗风性强、不易乱等优势,能有效提升鳗鱼苗的捕捞效率,增加捕捞数量。

图片

鳗鱼苗无法进行人工繁殖,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无证捕捞、使用禁用工具捕捞等非法捕捞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我县通过每年核发“鳗鱼苗捕捞专项证”的方式,坚决抵制非法捕捞行为,切实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据统计,今年全县共有321艘渔船申领了“鳗鱼苗捕捞专项证”。截至目前,已累计捕捞鳗苗约7500万尾,成为渔民们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图片

如东滨江临海,海产资源丰富,除鳗鱼苗外,黄鱼、鲳鱼、梭子蟹、金钩虾等也是渔民们的主要捕捞品种。近年来,为保护县域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我县通过严格控制渔船捕捞工具指标、实施减船转产等方式减少捕捞渔船总量。与此同时,连续12年在如东海域进行黑鲷鱼、半滑舌鳎、对虾、海蜇、梭子蟹等海水产苗种增殖放流工作,助力丰富物种种群数量。

全媒体记者:陈慧 朱南州 王洪
编辑、制作:杨施琪
审稿:周雨霁
审核:高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