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牛顿的两个公式:简洁,有用,囊括万物!

我大牛顿的两个公式,简洁,有用,囊括万物!


看下图,打字不好打,我就写一写。


图片


第一个


我相信很多人在高中都学过,至于它是怎么来的,那可有说道了。


反正这里面离不开牛顿天才的数学能力。


图片


大家熟知的故事是:

牛顿被一个苹果砸到了脑门,他就提出了一个好问题,然后开始研究万有引力。


这故事的真假不好说,是经过了伏尔泰加工的。


伏尔泰也说不清到底是真是假,因为没有目睹,是从旁人那儿听来的。


话说:


伏尔泰非要搞清楚牛顿为何有这如此奇思妙想,天天去问牛顿的家人。


牛顿的外甥女婿不胜其烦,就告诉伏尔泰,牛顿被苹果砸了脑门。


从此,伏尔泰把这个故事写到了书里,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图片


其实,在17世纪很多聪明人都在思考:


  • 是什么主宰了大自然;

  • 是什么让太阳东升西落;

  • 是什么让行星绕着轨道旋转,井然有序。


牛人里面就有开普勒。


图片

注意:


开普勒之前已经推导出来,说有一种力让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开普勒第二定律


但具体如何运行,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开普勒没有说。


于是这个问题在各路牛人的推动下缓慢前进。


直到后来1684年,哈雷拜访牛顿,请教牛顿这个问题。


牛顿说自己早就证明了——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只是没有发表。


哈雷震惊了,这么伟大的东西,你不让世人开开眼吗?!


于是,资助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里面有用极限、微积分、几何等方法证明出的详细步骤。


图片



其实这本书是非常难懂的,我们现在能读到的都是后人简化了的版本。


当时用的数学符号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而且牛顿写的跟论文一样,普通人根本看不懂。


图片


后来还有物理学家去研究那本书,把里面的问题重新计算一下,发现还是发现牛顿的证明技巧更高超——真是无以伦比的数学才华,没办法。


通过这个公式,牛顿将万物之间的引力巧妙地用一个公式连接了起来。


等于说把天体万物统一起来,根据这个公式,人们能够在还没有观测到海王星和冥王星的时候就预言它们的存在。


图片


后来有人说这个公式失效了,被更优秀的相对论超越。


其实,在更大质量上用万有引力公式完全没问题,但是在小质量天体上,用更加精密的相对论。


不过,你不用担心,一个普通孩子上到大学依然跳不出牛顿的统治。


这个公式已经足够精确,足够美——万有引力解释世界是牛顿独特的发明,也是数学之美的诠释。


图片


第二个


这个在数学上叫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以两个人的名字命名,并不是因为两个人一起发明了微积分。


现在学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他们分别发现了微积分。


  • 牛顿的微积分为了解决运动问题,从导数概念慢慢推理的。

  • 莱布尼茨崇尚哲学,从几何学入手,先创立了积分的概念,然后走到导数。


两个人殊途同归。


生前牛顿有更大的势力,他一直打压莱布尼茨,当时微积分是归到他的名下的。


但是莱布尼茨知道这个数学工具有多好,他就一直研究.


现在学的很多微积分知识,包括我们数学书上的符号体系,归功于他。


所以说,大一考高数,其实应该拜拜他。


图片


说回公式,这是一个定积分公式,求的是面积。


图片


比如函数y=x,当x=2,4时,中间夹的面积,用这个公式就是6。


y=x²。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很难算,那么用上这个公式,就是三分之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是不是很方便?


只要确定了原函数,算面积简直小菜一碟。


试想一下:


所以如果是儿童会了定积分,小学课本中的各种算阴影面积,简直秒杀。

但是,这样理解就小瞧它了,它的用处大了。


  • 在工程领域还可以用来计算旋转体的体积,各种体积。


当你需要计算一些不规则事物的体积时,可以用它。


  • 还可以计算弧长——这个很重要。


  • 在物理学中也应用广泛,其中一个大家熟知的,物体做的功,就可以用它计算。


做功公式其实也是这样推算出来的。


  • 等于完善了微积分体系。


另外它是由微分发展而来的,在不定积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一个定值。


如果感兴趣这部分内容,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图片来自于《数学与生活》一书。


这本书梳理了自小学到大学的全部知识点。



最后,有了这个公式,芝诺悖论也被解决了——这可是困扰了大家相当长时间呢。


芝诺悖论是这样的:

哲学家芝诺说乌龟和阿克琉斯赛跑,乌龟向前跑100米后,阿克琉斯才开始奔跑。

当阿克琉斯追到100米的时候,只乌龟向前爬了10米。

阿克琉斯继续追,追了10米之后,乌龟又向前爬了1米。

克琉斯再往前追1米,乌龟又向前爬了0.1米。

这样乌龟和阿克琉斯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阿克琉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是不是很有理?实际上我们明明知道它不对,可又不能在理论上圆回来。



后来微积分的概念出来,从数学上驳斥了芝诺。


芝诺只微分了,没有积分。


也就是说乌龟每次只走很小的一部分,它的速度也是很慢的。


阿克琉斯的距离函数,在一段时间内的积分,肯定要大于乌龟。


这样就解决了,是不是很漂亮!!


完美!


图片


这就是数学,简洁、美妙、有用、囊括万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建议入手吴军的两本书。


《数学通识讲义》这是讲数学思维的,文科生也看得懂。




《数学之美》,讲数学的美妙,也不难读。



祝您阅读愉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55
[加油]轻松学会100以内加减法, [机智]找对学习方法,你家孩子也是小神童
广告豌豆思维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