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郁 肖金川 刘谊(刘郁系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01
跨过税期,接下来的重点在于跨季。3月25-28日将进入跨季准备期,资金面将面临两方面考验,一是大额政府债净缴款。下周政府债净缴款升至6213亿元,为今年以来单周缴款量最高点。其背后主要是地方债发行量明显提速,3月24-28日地方债计划发行量升至3196亿元,而3月前三周周平均发行规模在1500亿水平。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量提速最为明显,单周发行量达到1327亿元,占3月以来发行量的57%。二是1.4万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其中周一到期量达到4810亿,周二至周四到期量也在2500亿+。
同时资金面也存在两方面利好,一是月末既定的MLF续作和财政支出,对季末资金面形成一定支撑。二是银行负债端或阶段性企稳,银行体系融出意愿或在边际增强。我们在《新一致性预期正在形成》中提到,存单一级发行利率是银行负债压力的有效跟踪指标。年初以来,银行持续缺负债,存单一级发行利率和Shibor 3M利率也在持续攀升,直至3月13日,二者均迎来阶段性拐点,或反映银行负债端逐步企稳。结合银行体系融出数据观察,税期过后,3月20-21日,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快速回升至2.4万亿元以上,为春节后最高点。银行资金供给回升,或也为资金提供了部分稳定力量。
跨季叠加6000亿+政府债发行,资金面或将面临双重考验。参考往年规律,跨季期间资金利率普遍显著上行,2020-2024年跨季前一天,R001上行幅度均在24bp以上,其中2023年R001单日上行幅度达159bp;3月最后一周,支持跨季的R007上行幅度普遍也在40bp以上。当然如果资金面该紧时刻未紧,则体现出央行偏呵护的态度。
3月24-28日,资金面关注的因素:
第一,25日(周二)开始可以拆借7天资金跨季,关注资金利率波动;
第二,25日MLF续作,关注续作规模;
第三,全周逆回购到期14117亿元,较上周大幅抬升。其中,24日(周一)到期4810亿元,为全周单日到期最大规模;
第四,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为6213亿元,较前一周的1642亿元显著抬升,主要是周二集中缴款4552亿元,对资金面的扰动加大;
第五,同业存单到期8307亿元,高于前一周的7337亿元。
02
根据2025年2月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信贷收支表数据,测算2月末超储率约1.2%,较2025年1月末回升0.3pct,不过,低于去年同期的1.4%。得益于2月财政支出补充以及M0回流,2月超储升至3.2万亿。
进入3月,1-21日,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资金0.7万亿元,政府债净缴款0.8亿元,合计导致超储下降约1.4万亿元。
03
3月17-21日,央行净投放3785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4117亿元,到期5262亿元,MLF到期3870亿元,国库定存2个月到期1200亿元。截至3月21日,逆回购余额14117亿元,较3月14日的5262亿元大幅抬升。
3月24-28日,央行逆回购到期14117亿元。
04
05
06
同业存单净融资3920亿元。3月17-21日,同业存单发行11257亿元,净融资3920亿元。3月10-14日,同业存单累计发行11530亿元,净融资3813亿元。募集率方面,3月17-21日,同业存单募集率升至95.52%,前一周为94.73%。
存单到期压力增大。下周(3月24-28日)存单到期8307亿元,规模较前一周的7337亿元抬升。不过,4月首周存单到期规模将大幅回落至1050亿元。整体来看,3月同业存单共计到期近3.0万亿元,较1、2月的到期规模1.4万亿、2.2万亿显著增加。
存单加权发行利率下行,发行期限拉长。3月17-21日,同业存单加权发行利率1.98%,较前一周大幅下行7.2bp。其中,仅农商行1年期同业存单平均发行利率环比上行1.2bp至2.11%,其余类型银行平均发行利率均在下行,股份行和国有行分别下行6.0、3.0bp,而城商行下行幅度相对较小,环比降1.3bp。
发行期限方面,同业存单加权发行期限6.9个月,前一周为4.6个月。分机构观察,所有类型银行发行期限均在拉伸,其中国有行拉伸幅度最大,由上周的3.7个月拉伸至7.4个月。分期限结构观察,银行主要发行期限为1年(占31.3%),其次是3个月(占28.0%)。其中,国有行6M以上存单发行占比升至42.4%(+32.4pct),股份行6M以上存单发行占比升至44.4%(+26.0pct)。
二级市场方面,存单到期收益率全线下行。其中,3个月AAA同业存单下行幅度最大,较前一周五下行4bp至1.92%;其余期限存单收益率下行1-3bp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