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1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60多亿!新“海洋大学”,要来了!

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圳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第三轮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投用一批新大学、新学院。


《计划》提出,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深入推进第三轮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投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加快深圳海洋大学一期、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一期、南科大半导体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等建设。


图片


同时,深入优化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计划》提出,要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升研究生、留学生培养规模和质量,围绕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10个前沿交叉学科。


此外,《计划》还专门提到,要推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升本,积极推进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市体育学校、深圳鹏城技师学院职教园校区建设,推动“中职—高职—企业”三方联合开展长学制人才贯通培养。




  

增“量”提“质”


“GDP一线,大学数量四线”,这样的反差已在深圳存在很多年。


从GDP来看,深圳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成为中国城市经济格局中的领跑者。然而,在2024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深圳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还不及GDP比自己少一半的宁波。而根据各地政府发布的统计公报,深圳在2023年底在校大学生约20.19万人,仅为广州(164.15万人)的八分之一。


量,急需增加;质,亟待提高。


图片


正在筹建中的深圳海洋大学,承载着推动深圳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使命。


早在2022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推动深圳海洋大学规划建设,支持深圳海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可谓对深圳海洋大学寄予厚望。


2023年5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其中提到,要探索多方位的人才培育及引进模式,构建“1+X+N”的多层次、梯度化的海洋高校教育体系。其中,“1”指海洋大学,组建本硕博一体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国际顶尖海洋大学,构建“强交叉、大综合”的新型特色学科体系,培养海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据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坝光片区,总投资60.53亿元。海洋大学(一期)项目部分工程将于2026年竣工,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约8000人


图片

深圳海洋大学项目效果图
(图源:中建科工)




  

多所新大学,筹建中


除了深圳海洋大学,此次《报告》中提到的其他几所新大学和机构也备受关注。


2018年12月,深圳举行深圳市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其中提到,深圳要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位列其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充分利用深圳现有的音乐艺术教育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音乐学院优质资源及管理经验,建设一所国内外知名、与深圳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音乐艺术高等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项目一期的实施,将支撑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和相关重大装备“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高效可用”发展,助力深圳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致力于建设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国际一流的高等研究院。


筹建高校,不仅是教育实力的提升所需,更是深圳走出跨越式发展、创新发展之路的牢固地基。


本文由软科综合整理。如您对文中内容有疑问,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点赞深圳加速度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