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多个陵园推出“代客祭扫”服务,弥补因距离远、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亲自祭扫的市民需求。
2.代客祭扫服务包括扫墓、摆放祭品、念诵祭文等环节,旨在传递思念之情。
3.陵园礼仪师在代客祭扫过程中,需克服户外环境考验,如炎炎夏日、雨雪天气等。
4.除此之外,礼仪师还需面对逝者亲人的感激之情,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
5.代客祭扫服务逐渐受到大众认可,成为陵园礼仪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实习生 丁耀 孟阿敏
阳春三月,临近清明节,武汉各个陵园迎来祭扫高峰,不少市民携带鲜花、祭品到陵园追忆亲人朋友,寄托思念。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距离远、行动不便、身体抱恙等因素,无法亲自来到陵园祭奠自己的亲人。为此,武汉不少陵园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以弥补这一缺憾。
代客祭扫作为一项“便民”服务,让远方的游子能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让年纪大的老者能祭奠自己的至亲,这一新型祭扫服务理念正逐渐走向大众的视野并得到认可。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前往武汉多个陵园进行了探访,走近陵园礼仪师,了解“代客祭扫”背后的故事。
精心修改祭扫致辞,为身在国外的客户代诉情思
“对我们来说,过清明就像是过关,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这个周末,在武汉一家陵园工作的周礼(化名)迎来了清明祭扫高峰。
他的礼仪部同事们除了做好相关接待工作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事——代客祭扫,即为无法在清明前赶回来的人提供代为祭扫服务。“就是遥寄情思,代诉衷肠。”周礼告诉记者。
周礼在陵园内巡视
他所在的陵园从2010年起推行“代客祭扫”服务,是武汉市推行该服务较早的陵园。这源于在陵园工作的人遇到的实际祭扫难题,“在陵园工作,越到清明越忙。”周礼说,陵园工作人员自己也有逝去的亲人需要祭扫,但与工作时间发生了冲突,“我们一般会在清明时节让家中别的亲人代为祭扫。”
“是不是也有很多市民因工作或者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到场祭扫?”周礼他们换位思考,于是,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为无法亲自来祭扫的市民解决实际问题,负责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般是陵园里的礼仪师。
“代客祭扫不仅是一种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市民提供心灵上的慰藉。”周礼说道。令他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他接到了一单代客祭扫服务,下单者是一位身居国外的杨女士(化姓),因回国路途漫漫且工作繁忙,她选择让陵园工作人员代为祭扫,缓解心中的父母离世之苦。
“记得在电话中,杨女士语气凝重,回顾了自己长大成人过程中与父母相处幸福的点点滴滴。讲到自己因为各种原因父母去世时都没能赶上见到最后一面,她一度哽咽。”周礼说,“在与杨女士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孝心与对父母的深深思念,这些情绪使我很受触动。”
杨女士的父母生前喜爱吃一个特定品牌的海派糕点,于是周礼便托人去各处寻找、购买。行近祭扫前,杨女士又提出希望给父母供上一份爱吃的青团,于是他又自己驱车前往武汉城区才在甜品店买到一份。
祭扫前,周礼还精心修改了祭扫时需要朗读的致辞,写出了杨女士对逝去父母深深的思念。
当杨女士看完祭扫全过程的视频后,向周礼打来电话表达感谢。“电话中她泣不成声,不停地感谢我们,说我们帮她完成了一个心愿。”数年后,杨女士得以回国祭扫父母,专程到陵园带来礼物表示感谢。“根据相关规定,大家都礼貌谢绝了这位女士的礼物,但她没有忘记我们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周礼说道。
近几年,周礼没有继续担任礼仪师,开始负责陵园其他工作,但他没有就此远离代客祭扫,反而成为了代客祭扫的“宣传员”。在园区日常巡查过程中,他发现有不少老年市民祭扫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周礼便会着重向这些有需要的人群推广代客祭扫服务。
服务需求贯穿全年,代客祭扫需要六大基本环节
“代客祭扫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祭扫模式,现在是我们礼仪师的职责之一。”在武汉一家陵园,出生于1998年的礼仪师赵强(化名)一边准备着代客祭扫的相关物品,一边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道。
赵强代客祭扫
2021年4月16日,刚过清明节不久,毕业一段时间的赵强入职陵园,成为了一名礼仪师。“清明前,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接到代客祭扫的服务工作。”赵强介绍,代客祭扫服务需要祭扫的顾客首先在网络下单,然后陵园会根据礼仪师的情况进行派单,接到派单任务后,正式的代客祭扫还需要六大基本环节才能完成。
为了确保正确匹配祭扫顾客所提供的信息,礼仪师首先需要前往现场确认墓位,并仔细核对逝者信息。完成前期工作后,礼仪师会提前准备好祭扫所需要的祭品和其他物品,按照顾客的时间要求去墓前完成祭扫。“到了墓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打扫卫生,这也是花费时间最久的环节。”赵强每次都会带上湿毛巾等清洁工具,认真擦拭墓碑、盖板,做到“一尘不染”。
随后,礼仪师需要将水果、鲜花、糕点等祭品摆放整齐,一切完毕后,礼仪师还需要念诵2分钟左右的致词,行三鞠躬,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思念。一套流程持续下来将近15分钟。
为了让顾客看到祭扫现场,表达对亲人的关切和哀思,礼仪师需要在祭扫的每个环节拍摄图片、视频,向顾客反馈。“有的顾客需要现场微信视频,我们也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赵强说道。
赵强代客祭扫
为了做好这些,刚入职的赵强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其他职业不同,面对这类特殊的场景,礼仪师内心往往需要有强大的心理建设。“我想的是如何把一件事做到最好。”这是赵强最初设定给自己的目标。从入职之初,赵强始终坚持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流程和规则完成祭扫工作。“这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对逝者本身的尊重。”
户外环境也是代客祭扫服务工作中的一大考验。每到夏天,骄阳烈日、蚊虫叮咬,赵强回忆,夏季风雨天气过后,墓地里有潮湿难闻的气味,还有成团的蚊子围着自己。遇上高温天气,每次祭扫完后衣服都已经湿透,涔涔汗水从脸颊滑落下来。“一个夏天下来,感觉都晒黑了三个色度。”在雨雪纷飞的冬天,许多道具和用品需要搬运上山,陡峭的路面,加上湿滑、泥泞,前行的道路更加艰难,但是他们都没有叫过苦、喊过累。
一次逝者的祭日,当他把祭扫的图片发送给家属后,家属用填满了半个屏幕的文字表达感谢。还有一次,顾客本身已经预订了代客祭扫服务,但是当他到达墓地时,发现逝者的亲人还是来到了现场。他们放着音乐,为逝去的亲人演绎着歌曲和舞蹈。“我当时也受到感染,流下了眼泪。我们是连接生者和逝者之间的桥梁。”赵强对自己的这份职业充满了自豪。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