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3

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电子榨菜”变满汉全席,短剧6亿用户背后的「厮杀」

AI划重点 · 全文约3326字,阅读需10分钟

1.短剧行业正逐渐走向精品化,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如《家里家外》、《以爱之名》等。

2.制作升级、视听升级使得短剧摆脱粗制滥造,与长剧之间的品质差距逐渐缩小。

3.传统影视公司如华策影视、完美世界影视等进入短剧领域,推动行业朝精品化方向发展。

4.与此同时,短剧演员要求提升,知名演员如倪虹洁、韩童生等主动入场,提高短剧专业度。

5.长视频平台如优爱腾芒等纷纷布局短剧领域,与短剧争夺观众,短剧将成为文娱行业的重要赛道。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金牌经纪人

聚焦文娱发展,洞悉爆款方法论~

图片

短剧将成电子满汉全席?

撰稿:阿诺

盘点今年三月的短剧热议话题,“现实主义”一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


同短剧以往偏爱霸总、甜宠题材不同,眼下短剧正孕育出一系列兼具流量与思考的现实主义作品。短剧热度榜上,无论是年代温情剧《家里家外》还是反赌男频剧《老千》,抑或是探讨重组家庭关系的《以爱之名》、剖析父女代际冲突的《河豚小姐》,这些短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热议话题。


图片


热议话题具有先天的传播优势,如果能紧跟热度将其改编成短剧,就能跳出同质化的创作套路,截获观众注意力,在剧集市场中脱颖而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短剧的用户规模已达6.62亿人。这意味着,人们已经不能再粗暴地将短剧与下沉市场划等号,而是要承认它的大众化趋势——越来越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影响的人群也日趋多元。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输出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卷制作、卷成本、卷内容、卷演员,这些“卷”都会倒逼短剧生态,令其告别以往的野蛮生长、粗放管理模式,朝强调精品化的“细糠时代”大步迈进。

不难预见,未来短剧依然是文娱行业最能打的赛道,不仅具有极大的商业潜力,而且在内容上也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不再是追求无脑爽感的电子榨菜,而是有望成为电子满汉全席,去进一步打开看客们的“味蕾”。


1

短剧“上价值”

有多少人喜欢短剧,就有多少人排斥它,甚至讨厌它。

与规范化、工业化的传统影视不同,短剧行业更像是一锅沸腾的“江湖菜”,入局者身份各异,多以逐利为目的想快速地分一杯羹。这种鱼龙混杂,造就了短剧草莽时代的极端叙事——以制造爽感、嗑点为主要目的,产出了一大批低智、无脑、渲染极端情绪的套路化、同质化作品,甚少具备社会附加值。而早在2023年,短剧平台就曾以涉及擦边、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混淆是非观念”为由,整治了一批短剧作品。

图片

是,给短剧“上价值”,就成了令其走出创作困境的第一步。去年12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就曾在致辞中提出,微短剧应该从“表达情绪→表达情感→表达情怀”进行迭代升级。而在今年2月的影视“开年第一会”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著名导演郑晓龙在谈及微短剧时,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尽管微短剧符合现代观众的快节奏需求,但其内容深度和创作质量依然面临挑战,许多作品缺乏深刻性,陷入套路化和同质化的困境。

因为人的本性是追求真善美、向往温暖的世界,所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沉淀,那些劣质博眼球的作品都必然会被逐渐淘汰掉。

这种审美倾向,在近期的几部爆款短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3月14日上线的《家里家外》为例,该剧在红果短剧上线3天,话题量、播放量均突破10亿。令人意外的是,该剧并未猎奇先行,而是以普通人的生活为蓝本,捕捉生活中的一些人性微光。比如它讲继母与女儿的“破冰”,没有制造戏剧场面,而是从小事讲起——一个卧在面里的荷包蛋,一件补上了破洞的拼色毛衣,这些细碎的小事都交织着继母对孩子的呵护与爱意,润物细无声地融化了对方冰封的心。

图片


同样聚焦“重组家庭”的短剧《以爱之名》,也在剧中抛出了类似的钩子:血缘是成为家人的唯一途径吗?后妈的到来一定会让爱消失吗?情感漠视是否比冷暴力还可怕?

包括女性互助、亲子关系、夫妻相处在内的现实主义母题,以往很少在短剧中提及,如今却大量地出现在短剧当中。比如,今年2月上线的由李嘉琦、韩童生主演的短剧《河豚小姐》,就以中式家庭的代际沟通为题,讲述了一段从误解到谅解的亲情故事。而在短剧《家里家外》中,女性互助的现实主义设定同样也穿插其间:剧中的小姑子,原本是个时髦的都市女性,对女主百般刁难,鄙夷、不屑,直到小姑子经历家暴、被女主收留,小姑子才终于放下成见、正视女主,与女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相较短剧以往流于表面的情绪刺激,这些具备深度内核的短剧作品,往往更有后劲儿,能给观众带来更深的情感共鸣。这意味着,短剧行业发展至现在,已经不能再停留于表面的题材更迭,而是要步入“上价值”的深水区,由内而外的重塑行业。

2

制作拼质感


如果说“上价值”为短剧的文本创作打开了新思路,那制作升级、视听升级则让短剧摆脱了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进一步缩小了它与长剧之间的品质差距。

图片

尽管在可观利益的驱使下,大部分公司还停留在急功近利的制作层面,但随着华策影视、完美世界影视等传统影视行业的头部制作公司进军短剧领域,短剧的制作水准势必会随之攀升——质感全面升级,道具置景、镜头设计、演员演技等也都显著升级,拍摄周期越来越长、拍摄流程越来越标准化,制作团队也越来越令人瞩目。

比如,华策影视早在去年2月就建立起了抖音精品短剧厂牌账号“她见四季”,推出了文旅短剧《我的归途有风》(《去有风的地方》衍生剧)和品牌定制短剧《21和31》《留住时间的人》,抖音端原生播放量都在亿级。今年春节档,华策影视又与红果短剧达成合作,推出的短剧《咬清梨》总播放量突破了10亿大关,被打上了“爆剧”的标签。

未来短剧的发展道路无疑会向厂牌化靠拢。这两年,长视频平台、影视公司、主流媒体都在短剧赛道加速布局。九五二七剧场、好有本领、娱丸影视‌等专攻短剧制作的厂牌也都陆续打出了名头,积极地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而听花岛的业务负责人此前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短剧行业未来会越来越卷,“不仅要卷‘情绪爽点’,还要卷‘精良制作’”,“短剧质感全面升级,服化道、镜头设计、演员演技等,都有大的提升”或将成为常态。

图片

以营销“精品路线”的《河豚小姐》为例,该剧由科班出身的导演张大鹏操刀,镜头语言相较其他短剧来说显得颇为考究,运镜、调色与构图甚至带出了几分电影质感。而《我的归途有风》《家里家外》等突出地域背景的短剧则在置景与年代感上做足文章,前者带火了乐山小城和跷脚牛肉、灯影牛肉、军屯锅盔、金钱蛋等非遗美食,后者高度还原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川渝风貌,用实景拍摄的“生活流+怀旧气息”撬动了观众的集体记忆。

与美学质感一起提升的,还有演员的演技。在今年的短剧片单里,你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倪虹洁、韩童生、刘晓庆、李嘉琪、李若彤等知名演员皆主动入场短剧,而且出演的短剧还以竖屏为主。而随着知名演员“下凡”,业内对短剧演员的要求,也从起初的只要敢出镜就能拍摄,提升为对演技、颜值、适配度等方面的要求与匹配。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上个月的“何健麒塌房风波”后,业内更是加紧背调,对短剧演员的言行做出了更进一步的监管与约束。

图片

不出意外,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短剧领域的专业度与质感都会向上生长,从“流量游戏”转为“品质竞争”。

3

资源蓄力,短剧和长剧抢观众


最近几年,“优爱腾芒”四大长视频平台都在对短剧持续加码,进行着激烈且焦灼的“抢滩登陆”。

优酷视频在微短剧赛道算是入场较早的长视频平台,早在2019年,就开设了“小剧场”频道。据媒体报道,自去年10月起,优酷短剧的S级分账剧单价就从6元提升至16元、A级分账剧单价从4元提升至8元,同时优酷还引入了“拉新系数”这一指标去激励佳作。

据爱奇艺上个月发布的2024Q4财报显示,平台现已上线超万部短剧——规模与头部为短剧平台不相上下。而CEO龚宇也表示,2025年微短剧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规模。可见爱奇艺在微短剧赛道大刀阔斧的决心。

而腾讯同样也不甘示弱,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曾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表示,今年将把长剧预算中10-20%的低效部分转移到横屏短剧的开发中,同时积极布局竖屏微短剧,与长剧形成强有力的互补。

相比其他长视频平台,芒果系的布局更多元,版图也更系统,并在去年的“2025芒果生态扩圈大会”上公布了包含百部剧集、综艺和微剧微综的庞大片单。

接下来在长剧平台上,短剧不仅会和长剧抢资金,还会和长剧抢观众。

图片

除“优爱腾芒”外,红果、抖音作为头部短剧平台,它们对短剧的支持与布局也同样强劲。

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钱立立在采访中表示,抖音今年会进一步提升对短剧的投资出品,将平台的投资比例从原有的30%提高到最高70%。而平台的版权合作模式和宣发运营模式也随之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红果短剧制片负责人沈志远则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表示,2025年红果会全面升级创作者支持计划,“资金+生态+工具”三位一体助力行业提质增效,以顺应精品化趋势、增加优质的短剧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短剧能弥补的,恰恰是长剧的弱点。短剧不受时间、场景限制,观众可以随时、随处打开观看,而且短剧的情绪密度、单集逻辑一般都很强,同时单集时间又短,不怕被打断。而且相较长剧、电影的“高高在上”,短剧更像是一个精神快消品。尤其对付费短剧来说,它们的获利直接与观众挂钩,由观众定义——一人一票的自主选出,更具全民性与说服力。短剧的这种特性,相当于是把选择的话语权重新交还给了普通大众,让观众的精神娱乐需求被看见、被尊重。

所以对长视频平台来说,布局短剧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4

结语


眼下,短剧行业俨然已经成为“用户注意力争夺战”中的一匹黑马,而对于各个平台而言,如何御马扬鞭与之共舞,实现双赢,则是需要持续思考并谨慎布局的长期命题。


星标一下有好运哦

图片


  推荐阅读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做你的掌上经纪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