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3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红星观察|成都张开“低空+”翅膀,撬动万亿市场

走过了“中国低空经济元年”的2024年,2025年,低空经济在新起点上继续发力。

比起憧憬“万亿蓝海”,实干者已在先一步着手落地产业实景。毕竟,没有翅膀,无以谈万亿。只有让低空经济真正“振翅”,万亿级产业才能蓄势起飞。

怎么飞?飞去哪?成都的做法之一是,从商业逻辑出发,探索发展“低空+”,以场景为切入,以需求为牵引,倒推运营模式的完善,乃至推动产业的发展和“裂变”。

于是,成都的天空,正在忙碌起来——

在都江堰,四川安飞通用航空青城山机场跑道上,一架又一架小型运动飞机腾空而起;

在金堂,成都淮州机场的天空之上,固定翼飞机一架接一架划过天际,载着游客空中俯瞰花海;

在崇州,低空观光、高空跳伞和个人娱乐飞行等,各类精彩的低空旅游项目有序开展;

在彭州,桂花镇鹿坪社区的天空之上,无人机载着外卖穿行,将咖啡、美食送至每位买家身旁。

图片

▲无人机正在配送咖啡 资料图

中国(成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低空经济是一种融合业态,在上游带动了航空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在下游则催生了低空物流、低空文旅、航空应急救援等一系列新兴业态。

说白了,“万亿产业”并不来自“低空”本身,而是来自“低空”所能撬动起的产业的总和。“低空+”的“+”号后面匹配了多大的想象力,“低空”就能带来多大的经济驱动力而成都的挖掘与探索,已然开启。

“低空+”,成都“+”了什么?

“今年的赏花季活动,我们专门推出了3条低空赏花专线,来金堂赏花的游客,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航线,搭乘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冲上云端,俯瞰万亩花田与沱江山水相映成趣的壮丽美景。”成都淮州机场低空文旅推荐官李昶昀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航线的同时,机场航道上不时有飞机载着游客冲上云霄。

这是金堂县围绕“低空+文旅”放出了场景“大招”。“春韵淮州”“桃醉金海”“花乡橘韵”3条赏花飞行专线不仅各有各的精彩,更通过空中视角串联起了金堂核心文旅地标。

图片

成都淮州机场,游客参加飞行体验 资料图

其实,“低空+文旅”与“低空+物流”是现阶段最快让大众参与和体验低空经济的商业场景。所以除了开通赏花飞行专线之外,李昶昀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成都淮州机场还与顺丰合作,开通了成都到重庆的低空物流专线,运送快递物流。

“淮州机场规划了5个‘低空+’重点发展领域”,李昶昀说,除了“低空+文旅”与“低空+物流”之外,其重点领域还包含“低空+智造”“低空+职教”“低空+应急”。

其中,“低空+智造”包含了各类飞行器的研发、测试等;“低空+职教”领域主要进行无人机飞手、私人飞行执照培训等,输出航空技能人才;而“低空+应急”则重点发展航空应急救援等。

“低空+”的场景集成,当然不只在金堂。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上午,在四川成都彭州市大山深处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红星新闻记者打开外卖APP点了杯咖啡。25分钟后,一架无人机稳稳落于门前平台之上,打开货箱,热气腾腾的咖啡安放其中……

在“天空之眼”,百余家无人机及其关联企业入驻于此,每天都有各类无人机来回穿梭,完成一系列测试任务和场景运营。

图片

▲成都彭州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

据“天空之眼”运营方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续红介绍,目前,“天空之眼”共有9个试飞场地,开辟了包括农林植保、森林防火、河道巡检、血浆配送、水体采样等多种应用场景。其中,物流应用场景已开通56条航线、48个站点。以“无人机配送”航线为例,计划在今年内新增15条航线,覆盖景区、民宿、露营等点位,业务范围涵盖快递、送药、订花、应急等多元服务。

“低空+”,想象的边界在哪?

在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辉看来,“发展低空经济,场景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技术是支撑、法规是保障、安全是底线,最为重要的是要飞起来。” 

在成都,专属飞行空域为“飞起来”提供了产业要素,让“低空+”一词的后面链接了更大的想象力。

场景丰富的彭州,就有着得天独厚的空域优势。早在2022年,“天空之眼”就开始运营,作为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拥有半径5公里、海拔1200米的专属飞行空域,覆盖山地、城市、农林等多元测试场景,目前已吸引140余家无人机研发、物流、巡检等领域企业入驻,形成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金堂亦有优势。2024年11月,成都通用机场公司完成成都淮州机场全场景低空空域(航线)试飞工作,并正式发布成都淮州机场《空域使用规则》,标志着国内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正式投入使用,新空域共有文旅空域、个人娱乐空域等6种,为后续低空产业布局的场景应用开辟了空间。

有了空域的支持,“飞起来”也就不是难事。也因如此,成都开始探讨“怎么飞”“飞去哪”,用场景撬动广阔市场。

其实,除了开发旅游航线、开通低空物流外卖、开展飞行器智造研发等场景之外,成都还在为“低空+”赋予更大的想象力。

图片

▲成都彭州磁峰区域布局的无人值守系统和固定翼无人机

“天空之眼”基地负责人周小明表示,今年,基地正在联合有关部门以及飞行器研发企业,以彭州市为试点,探索打造低空政务服务专线和低空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我们将在城市中布局多个机库和无人机,形成一张大网,以完成环境监测、安全巡查、数据采集等政务服务,探索以低空经济赋能智慧治理。”

不仅如此,周小明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基地已经与一家飞行汽车企业谈好了合作,正为其打造新的试飞测试营地。当产品进入投用阶段后,基地将推动其产品在成都的露营区进行试点运营。“可以想象一下,游客坐着飞行汽车,从营地的一个山头,飞向另一个山头……”

“低空+”,怎样才能+更多?

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牵引。这一点,已成为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的一项共识。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低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市已围绕“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职教”“低空+应急”等领域,形成14个应用场景,开通71条航线。下一步,成都市将大力推动应用场景进学校、进园区、进企业等。

图片

▲去年10月,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验证机在成都完成公开演示飞行

而在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业务总监雷利军看来,应用场景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本驱动力,是牵引低空经济发展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根本要素。他建议成都在低空经济“飞起来”的前提下在试点区域打造场景集群,以场景创新推动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最终打造“超级场景”,即城市级的空中管理系统。

雷利军分析,应用场景驱动本质上是需求驱动,可通过应用场景牵引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产业此外,场景创新过程中,精准有效的供需联动至关重要。他建议,在场景机会打造中,结合城市经济发展需求并通过充分梳理,可提供一些可开放或开展试点的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场景需求。打造场景机会的主体包括相关市级部门、区(县)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释放的场景机会条件涉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的采用,具备开放应用场景的条件,能够解决特定问题、满足特定目标或带来实际效益的场景。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则认为,低空经济无论载人还是载物,应用的推进一定会很快,而且刚需客观存在。比如物流方面,他预测,成都市区首期或将规划建设至少500个飞行服务站点,各区(市)县内部,及区(市)县与区联通的飞行服务站点至少在800个以上,基本形成全市低空交通一张网,通过任何一个站点可以轻松实现空中出行。载人方面,成都市域内或城际之间未来都会开通航线。细分应用领域方面,以成都为核心,未来将建立起辐射全川的医疗应急低空服务网络,进行血液、药品甚至危重病人的中转。

图片

▲罗

“未来,天空会很忙碌”,罗军表示,但一定要加速完善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条件,这样一来,这些应用场景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编辑 欧鹏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